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晋城过年习俗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晋城过年习俗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5 晋城的风俗习惯?
晋城风俗 【方言】 晋城人的主要语言为北方方言,但是有差异,晋城各地方言差异亦颇大,比如陵川人说话,晋城其他地方人不一定听的懂,沁水西的语言也不利于和其他地方人交流,阳城西的方言也是很有个性,外人也不能细懂。 【晋城庆贺风俗】 祝寿俗称“过生日”。有大庆、小庆之分。逢十为大庆,年庆为小庆。大庆遍邀亲朋,小庆全集儿孙。大庆的贺礼有寿匾、寿屏、寿联、寿酒、寿肉、寿面、寿桃等。当儿女的还送寿衣。小庆则只送寿桃。寿桃即用面做成桃形,附青枝绿叶于其上。 满月 生下小孩1个月头上,来个庆贺。旧时因所生男女而分为大贺小贺。现则不分大小亲戚均给小孩送些衣帽等物。 圆辫 男人蓄辫始于清代。长到13岁,辫子已留够长,称为圆辫。届时,亲友均携带礼物来贺,一般均磅花馍(即用面做的花饼,上有花纹图案,并有喜字,每个重为0.25公斤)。外祖母负担特生日是,须送衣服鞋帽。左邻右舍、熟识朋友多送辫钱。举行宴会1天。 贺婚 亲戚和领友给男方和女方送些衣服用品,送钱要用红纸包住。 贺居 俗叫“馁方”(讹为暖房)。修起新房初住,新朋来贺。女方娘家负担特重,不仅要送51个大花馍,还须送门帘、被褥、床单等物,欢宴1天。主人给来客吃“发家”煎饼。近些年,当天晚上还请人说书或放电影。 贺毕业 抗战前很隆重。凡高小或初中毕业者,校方着人在门口先放3铳,然后在门贴上喜单、喜报。喜单为红色长条,喜报为1张大黄纸。民国初期,高小毕业生,还将缎子悬挂在家中,缎子上写着金字(如:毕竟功名从此始,业兼文武较前精“等)。此风在抗战后消失。 贺入学和参军 新中男建立后新起的风俗。考上大学、中专的学生和入伍的新兵,临行前,亲戚均请吃一顿饭,并送些盘费。在农村、结婚、做满月、做圆辫、馁房等庆贺,事先主方用花馍(一个或若干分之一)赠客方,作为通知。
晋城祭祀习俗?
晋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祭祀习俗是当地人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祭孟”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当地人会在孟庙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纪念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孟子。此外,晋城还有许多其他的祭祀活动,如祭祖、祭神、祭天等,这些活动都是当地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晋城过年习俗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晋城过年习俗有哪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9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