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莆田话过年习俗方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莆田话过年习俗方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莆田方言端午顺口溜?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划龙船。意思是初一全家要吃白米糕(白色发糕);初二包粽子;初三要吃螺,由于莆田地处海边,这个螺一般是“麦螺”,就是织纹螺.,这几年由于通知含海藻毒性,大家以具他螺替代;初四家家户户门框上要插上艾叶;初五扶老携幼去观看龙舟竞赛。
福建莆田的方言怎么讲?
福建莆田的方言是闽南语,主要特点是声母和韵母的读音变化较大,音调丰富,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常用的一些词语和发音试下
1、索:绳子,仙游或者莆仙交界读ɬer5,而莆田大部分都读ɬo5。
2、面:脸之意,读ming4。而在正体字当中有加“麦”字旁的则是ming5,面食。
3、衫:ɬɒ1(ɬɒ̃1),衣服。
4、冲狂:tsʰeng2 korng2,tsʰyøn kɒn,生气。也有说成“生火(ɬa2 huei3)”,“受气”(ɬiu kʰi)。
5、天光:天亮,读tʰing1 kung1。
6、先生:教师、***先生、医生都可以如此称呼,读ɬɛn2 na1。
7、学堂:学校,读hah2 torng2
8、食糜:吃饭,读ɬia2 ma2。此词和吃晚饭同音,但是吃晚饭写成“食暝”。
9、食饭:吃早饭,读ɬia4 muei5。
莆田话发音:1、吃 xia2、 房子 cou3、筷子 dv4、书 ca5、 锅 dia 6、床 pou7、高兴 hua yi8、睡觉 kun9、牙齿 ki10、哭 hao11、笑 hi12、我 guo13、他/她 yi14、绳子 shua15、脸 min16、衣服 sau17、丢脸 shi long18、生气 cong gong19、天亮 tin gong20、老师 shen na21、学校 ha dong。
莆田话简介:莆田话又称为莆仙话、兴化语,是分布于中国福建南部沿海的方言,属汉语方言系闽海方言群。莆田话分布于莆田市、仙游县 以及泉港、福清、永泰的部分地区,属于汉藏语系闽语。在莆田和周边地区,莆田话的使用人口约500万,因历史上该地区属于兴化军、兴化府,故莆仙话又称为兴化话。莆田话每个读音都能对应每个汉字,以莆仙话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莆仙戏等。
瞎马——吃饭
庵mui(二声)——稀饭
厚mui(三声)——干饭
蹋鞠——读书~~(踏读二声)
跷席难---------笑死人
姨哑麦----小凳子(麦读一声)
晓醒__疯子,神经病(晓`醒均读二声)
哈邦----------下班(哈读二声)
姨哑----椅子
跨垫系---------看电视
莆田方言?
莆田话 莆田话即兴化方言,兴化方言属汉语方言系闽海方言群,为福建省十个汉语方言之一,在整个语言体系中占有一定地位。兴化方言俗称“莆仙话”。
兴化方言的特色是:八 音(包括白阳入)分明,保存着较多的唐以前中原古汉语。国际音标中边擦清音(舌尖前 音)就是兴化方言的独特标志,有人认为这是古百越族的底层语言遗存。
莆田话流行区域除莆田市的莆田县、仙游县、涵江区、城厢区、湄洲湾北岸、湄洲 岛外,还分布在福清、永泰、惠安等市、县的部分村落。宋、元后,不少莆仙人因谋生或 飘洋过海,或迁徙他乡,随着他们的足迹,兴化方言也被带到各地。
远的如新加坡、印尼 、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都有兴化方言的分布,近的如闽东、浙南沿海均发现兴化方言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莆田话过年习俗方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莆田话过年习俗方言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02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