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济宁农村过年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济宁农村过年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山东济宁过春节的习俗?
谢谢邀约!我就是山东济宁的,离开老家三十余年了,印象中老家济宁农村的年是这么过的:腊月二十三小年,打发灶王爷上天,用灶灰画粮仓,里边埋上五谷杂粮。大年三十上午张贴对联,中午放鞭炮吃饺子。下午本家族人召集起来一起上林(祖坟),摆上供品,烧纸放鞭炮。三十晚上除夕夜,一家人包饺子,吃年夜饭,男人约在一起喝酒聊天,守除夕夜,长辈给孩子们压岁钱,半夜零点放鞭炮。初一凌晨天不亮吃素饺子、馍馍,放鞭炮。然后本家的男人(小孩也算)召集到一起走家串户大拜年,给长辈磕头,一直延续到中午。然后各自回家吃年饭,午餐很丰盛。初二开始走亲戚,新婚夫妇回娘家。每家走亲戚大多先走姥娘门,(当然磕头是免不了的),然后依次排序把亲串遍。正月初六大开市,各种门市燃放鞭炮开门营业。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燃放烟花爆竹,过了十五也就过完了年!
山东各地过年习俗都有哪些?
我们这里南邻日照,西接五莲,北靠诸城。这四个地方差不多一样的风俗。二十三过小年,送灶王。除夕上午贴春联。一旦那一户贴上春联,邻居就不能到他家借家具用了。下午上坟祭祖。上坟回来就开始供家堂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享用香火。晚上守岁。大年五更吃水饺。初一给家族中的长辈拜年。初二初三给舅舅,姑姨拜年。初四走丈人家,给丈人丈母娘拜年。初五开始随便出门会友了。讲究就少了。当然这是过去的风俗。现在没那么严格了。只要是来拜年那天都好。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过春节的风俗在各地也是不同的。潍坊昌乐一带的过年风俗尤其浓厚,主要体现在饮食和走访拜望两个方面。过了腊月二十三,就算正式的过年了,晚上要辞灶,别此灶王爷回天宫述职,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供奉的糖瓜瓜果之类都是甜食,希望一家之主灶王爷向玉皇大帝汇报自家一年积德行善情况时多多美言。二十七来炸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打烧酒,年三十贴窗花!忙年,忙年,到了三十下午,贴上了春联,就算忙完了年。吃罢了年夜饭,过了十二点,要早起发“纸马”,敬天地,要在院子里摆上方桌,供上馒头水饺以及三牲,上香烧纸,鸣放鞭炮,期望天地诸神保佑一家平安。叩头,要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叩,四个方向代表了四路神仙,哪一路神仙也得敬到。发罢了“纸马”,吃罢了早饭,就开始拜年,一般就是本家族的互动,先从最亲近大娘大爷家开始,一直拜到出了五服的长辈,一圈下来也就到了中午了。接下来,就是走亲戚串门,所有亲戚,正月里那是必须要转一圈的,要不人家会笑话失礼。正月十五过元宵,扎彩灯踩高跷放烟花。一直耍到二月二,清早起来”打囤”,就是要用炉灰在院子里画成仓囤的形状,中间放上谷子玉米粒,开开鸡舍门,鸡鸭纷纷咄食,表示今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二月二,吃罢了水饺,还要给孩子们炒糖豆,寓意着日子越过越甜。过了二月二,表示着过年正式过完了,该是春忙了。
简单说一下鲁西北过年习俗: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也称之为“辞灶”,相传,灶王爷在这一日上天去见玉帝,奏告家中成员一年来的善恶,各家揭下灶王爷旧画像换成新的,供上甜甜的糖果,为的是收买灶王爷的嘴,指望灶王爷上天给说好话。
腊月二十四,里里外外打扫卫生,扫房子及家具上的灰尘。接下来几天,各家根据条件购买年货,蒸几锅馍馍和包子。到了腊月二十九贴对联,三十早上,到十字路口焚香请过世的爷爷奶奶,家中挂起家堂牌位,下午包初一饺子,贴花符诸神。年轻人则疯玩到天明曰:熬三十。
到了初一早上,天还黑咕隆咚,家中男主便去挑头挑水,然后男主生火,女主下饺子,饺子熟后供养诸神,放鞭炮,然后聚齐族人,成群结队串门给辈分大的长辈们磕头拜年,家族中较亲近的长辈会给红包压岁钱。
初二上坟送过世的“爷爷奶奶”,初三走外婆姑姑姨娘家亲戚,初四拜望老丈人,初五俗称破五,过年[_a***_]的一切禁忌至此解除,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各家放礼花吃元宵,正月二十五用灶底灰在院中画出囤的形状俗称:打囤,二月二俗称龙抬头,都去理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济宁农村过年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济宁农村过年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8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