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北过年习俗都有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河北过年习俗都有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河北沧州本地人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和讲究?
小时候从腊月二十二那天开始大扫除。过了小年就还是蒸馒头。一天好几锅。二十九贴对联,今年刚有老人家去世的人家不贴或贴白色的。这一天会准备各种贡品。有老人的人家老人家贡族谱,没老人的自己贡。三十早上去请神,初一拜年,初二送神,然后各种走亲戚,亲戚多的大概一天一家得忙到初七八。
沧州近了腊月就有年味了,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腊八粥就是大米,糯米,红小豆,黑豆,黄豆,高粱米,粟米,金丝小枣等10余种原料熬制的粥。做腊八蒜醋,就是把大蒜瓣放入醋中密封,到大年初一蘸饺子吃,酸辣可口。下面用沧州民间谚语,说说沧州习俗: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大扫除,二十六去炖肉,二十七去炖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晚上坐一宿。二十三糖瓜沾,就是蒸年糕,祭灶王爷,用糯米,红枣蒸的年糕特别黏,有封灶王爷嘴的意思,让灶王爷上天多说好话。三十上午上坟祭祖,中午上供祭神,下午保饺子,傍晚全家吃年夜饭,晚上不睡觉守岁,大年初一早起吃饺子,吃完饺子开始大拜年,平时见不着人的大街,此刻沸腾了,热闹了,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们互相问好,祝福拜年。大年初二娘家人去出嫁的姑娘家拜年。大年初四出嫁的姑娘回娘家拜年。大年初五有破小人的风俗,不拜年,有点谜信色彩,现在不提倡了。现在从初一到十五都可以拜年走亲戚了。正月十六有遛百病的习俗,十六吃完晚饭人们上大街,人们撒钢崩,去百病,去霉运。另外,就是高跷,大秧歌,舞狮子,哥舞,杂技,武术等***表演。总之,沧州的民俗很多,先给朋友们介绍这些,以后再聊。
临近春节,全国各地的年味都很浓,***购年货、贴春联、放鞭炮……不论是在外求学的还是外出务工的,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都会赶回老家过年。对各地年俗感兴趣的朋友们,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河北沧州的年俗,看一看沧州的朋友是怎么欢度佳节的。
一、小年“辞灶”
腊月二十三被定为小年,小年这天主要的任务就是“辞灶”。“辞灶”也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一般家中老人会将糖瓜供奉于灶王爷像前,同时灶台上也会供奉一些豆子和柴草,是给灶王爷的马的。人们“辞灶”意在祈求来年生活顺利。
二、三十“请神”
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起的很早,这一天吃过早饭,男人就带着孩子出门“请神”,所谓“请神”就是去往祖坟方向的路口对祖坟方向邀请已逝的祖辈回来过年。
三、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在沧州有这样一个说法:“起的早,过得好”,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起的很早。煮饺子,上供,放鞭炮,吃过早饭人们就出去拜年,相互问候。在沧州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出嫁的女儿初一不回娘家,要过了初一才可回娘家给父母拜年。
听了我的讲述,你们是不是觉得沧州的年俗很有趣呢?其实这只是沧州年俗的一部分,如果你感兴趣,不妨在闲暇之余去沧州亲自体验一下。
沧州过年风俗着实不少,年三十早上上坟,追忆去逝亲人,回家贴对联,贴年画,赶集买年货,晚上包饺子,。铺高粱穗,这叫踩岁。年初一吃完饺子全村出动大拜年。年初二媳分回娘家,在那里聚会。初三初四初五走亲。
河北习俗有哪些作文结尾?
按照河北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
腊八这天,人们早早起来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_a***_]。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买菜,割肉,准备各种各样的年货。
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呐!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大人们要给孩子们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吃罢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的凑在一起,下象棋,聊天等,热闹极了。
河北农村过年有哪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习俗?
现在过年一点年味也没有了。每年的年三十早上去坟地请先人回家过年。(注)初一请先人回家过年。初五送先人回坟地。反正咱是看不到先人回来不回来。那也得去,家家都得去人。初一早上三点多就得起来,(注)我们这叫起五敬。三点多开始拜年,是磕头的那种,到天亮了就开始放大鞭(注)订做的那种。敲大古***全村的老少爷们。(注)结了婚的,没结婚的年轻人不让磕头。(注)光棍可以。全是男的!!!***完开始磕头,先是全村的祖长带领全村给(神子)(注就是上面写的都是过世先人的名字各家各户都有,因为我们村都是一个姓)也就是给过世的先人磕头。在往后给祖长磕,一辈一辈来。到最后剩一个辈份最小的给大家伙磕头。磕完头回家煮饺子。煮完饺子头一件大事就是给以故先人上拱。从初一早上开始,一天三顿饭,头一碗都得去给先人上供。回来才能吃饭。到初五结束。到初六年也过差不多了。天气暖和就开始收拾农活了。现在老规矩都给改差不多了。没以前过年热闹了。好怀念过去。那时候过年才好,有年味。现在就剩攀比了。看谁过年回来开的车好。谁混的牛逼了。整天的喝喝酒。吹吹牛。没意思。快过年了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当当.家里和和慕慕的平安就行。别要求太多,健康最好。别的什么都不重要。我玩去了明年见。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日”。
在我们石家庄赵县,这天黄昏,家家户户都会在灶王爷神像前烧三柱香,供上糖瓜和喂马的草料,烧完香,还会揭下灶王爷的画像焚化,祭灶人边烧神码便念叨,祈求“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祭灶的事,通常由每家每户的男人操办,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这是因为传说中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为避“男女之嫌”,才不用女人祭灶。
我们保定这里好像没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习俗,都是大年三十团聚吃年夜饭,然后把初一早晨的饺子包出来,准备第二天煮着吃。三十晚上十二点的时候放鞭炮,然后就可以睡觉了,十二点之前叫做守岁。
初一早晨起床后,要给家里老人拜年,讲究的就磕头拜年,不磕头也要对老人说过年好。吃过早晨的饺子以后,把家里收拾好,老人在家等别人来串门拜年,年轻人去给街坊邻居长辈拜年。
初一下午一般就没什么事了,可以打打牌,安排自己的活动。然后初二就跟着老婆回娘家,在娘家呆一天。初三以后就是走亲戚了,亲戚多的话一天转个两三家,一起聊聊天吃顿饭。再然后过了初五早上放完鞭炮吃完饺子就算过完年了,就是过了初五打工的上班的就可以出门了,有讲究传统的过了初五就要把春联撕下来了,这个是有具体讲究的,究竟为什么,我给忘了。
另外,我们这里农村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年三十要把已故老人请回家的话就下午天黑前去老人坟前做形式把已故老人请回家,然后每天都要给请回家的老人拜饭,直到过完年再把已故老人送回去。如果不请已故老人回家过年,就年三十的上午去烧纸拜祭。时辰不能过了中午饭,而且上坟的人早晨要吃了饭再去,不能空着肚子去上坟,具体为什么,我不懂,我们一直就这么传下来,照着做的!
以上就是我们保定农村清苑这边过年的习俗,那里说的不对,请指出来,没说全的,请下面补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北过年习俗都有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北过年习俗都有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6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