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前结婚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过年前结婚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即将结婚,有哪些民间禁忌或习俗?
【2】婚前最好不要与准新郎同房,保持庄重感和神秘感。
【3】婚前不要住在婆家,也不要住在婆家的房子里。
【4】婚床不要与桌子尖角相对!(民间说法:夫妻双方容易争吵。)
【5】婚前,双方父母要少见面。(婚前了解过多,未必就是好事。)
【6】订婚时,男方要送女方“五金”。由于各地风俗不同,送的东西也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男方要给女方五金,即戒指、项链、耳坠、手镯、吊坠。
【7】订婚的钱数,大都带6、8、9。如6666,8888,9999等。
【8】订亲时,不论天气多热,最好不要扇扇子。(民间说法:扇与散谐音,有散伙之意。)
【9】订亲时,女方不要踩门槛。(民间说法:踩了门槛,今后生活会充满坎坷。)
南方结婚前习俗?
南方婚嫁习俗
汉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民族色彩浓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称之为“六礼”。
“纳彩”即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亲,后人叫“说媒”;“问名”即双方变换年庚,近代称之为“换龙凤帖”,然后卜卦“合婚”;“纳吉”即为“订婚”;“纳征”为男家向女家下聘礼,俗称“彩礼”;“请期”就是选择好婚期吉日征求女方意见;“亲迎”即为迎娶新娘。
从古至今,婚俗虽因时代变化,或贫富相异而有繁简之别,但基本仪式程序相似。即使到了现代,自由恋爱兴起,仪程更趋简化,不过媒人(介绍人)通言、相亲、定亲和迎娶等习俗仍有一定保留。
茂名出嫁前的习俗?
没太多讲究的,主要是不要不给钱就行。礼金虽然没有北方的多,不过现在随便五万起步。
另外一边进行的风俗要注意,比如女方舅舅,叔叔兄弟那些多少人,必须每个要红包礼物。还有就是要拜神。
一般前三天不能与未婚未见面,怕影响后运。新娘子家中的老人会拦拦脸毛,形容开脸,预示女子可以出嫁了。
长辈会带着鸡给老祖宗们烧香拜佛告示谁家女儿要出嫁了。请保佑她们夫妻和睦。家庭幸福等等。
过年的风俗有很多,为什么出嫁的女儿初三之前不能回娘家?
这个提问我简单的回答你。初一仔,初二郎,初三初四走姨娘……。
初一早晨是儿子给父母拜年,喝一口母亲放完炮仗后煮好的黄糖姜水……。然后去给伯、叔家拜年,并在伯伯家一起敬祖宗,然后去前几天说好的一家去吃饭喝酒……。
初二郎,初二是各家结婚5年(前五年)的女婿带着老婆、小孩一起回娘家拜年。初三初四几个女婿一起前往姨妈家拜年。
前面几天各女婿走动互相拜年,是不顾及姑姑、姑爷与外甥的!风俗习惯,没有人去生哪门子的气…………
要起来上班了,就说到这里,哦!这风俗是桂林西北几个县……
旧社会过年时有许多封建习俗。出嫁姑娘在初三之前不许回娘家,是因为过年要供老祖宗“就是逝去的先人″,要回家过年,挂画像,摆供果,直到初三才撤供,如果看到外人在家里,就不愿进门,姑娘结婚被认为是外人,所以,初三之前不许回娘家一说。
现在不一样了,因为独生子女多,双重老人,想在娘家过年就在娘家过年,愿在婆家过年就在婆家过年,方便时还可以娘家、婆家聚在一起过年,父母在的时候多尽孝心,不拘形式。
谢谢邀请
也谢谢悟空为所有的条友们的付出辛苦,[_a***_]祝您新春愉快!工作顺利,家人幸福安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前结婚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前结婚的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