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换米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过年换米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潍坊送祝米习俗?
潍坊有送祝米的习俗,一般会根据顺产或剖腹产,还有吉祥日来决定九天,十二天等,由男女双方的亲戚,来送鸡蛋,衣服,现在基本上都是用钱来表示,娘家会带来鸡蛋,面,鸡,肉,鱼等。
然后大家一起去酒店来贺喜,共同祝愿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长,然后主家会回送喜鸡蛋,是一种民俗!
山东送祝米有什么讲究?
山东送祝米一般时间是:第五天或第七天(县城一带忌七日)娘家备米、面、鸡蛋等食品和一块衣料前往抚慰,称“送粥米”,或作送祝米,又称送米、送汤米、送糖米、送米糖、下汤、送乳汁米、看欢喜、吃面、吃大面、做日子等。
滕州风俗:送粥米也叫“送月米”。一般男孩出生后20天,女孩18天,并要定双日子,***如赶着算逢单日,也要错开,提前或拖后1天。姥姥必前往,姥姥不在,由舅母替代,还有舅舅。舅舅大都充当姥姥的脚力,脚力人数根据送去东西多少而定,东西多少根据自家的经济状况,
和平常与亲邻交往情况而不同。亲邻送的东西多,粥米也较丰厚。20世纪80年代后,大都用拖拉机或三轮车前往,同去的还有出嫁的姐、妹、姨、姑等。东西要有米、白面、挂面、鸡蛋、红糖等,只有鸡蛋要单数,其余要双数。
另外还要送几块色彩鲜艳的布料,每块3~4尺不等,给婴儿作穿衣用。有的给男婴儿缝制虎头枕。装满后,上边用彩布蒙住,用红攀鞋带子扎紧。
另外带1只红色公鸡和1只母鸡,鸡脖子上系红布,红关绳拴住母鸡,女婴留下公鸡,男婴留下母鸡。留下的鸡以后出售可换回布料给婴儿做衣裳。回去的鸡,放开继续喂着。
亲戚朋友,特别是产妇的娘家,前来祝贺添喜,谓之送粥米,或作送祝米,又称送米、送汤米、送糖米、下汤、送乳汁米、看欢喜、吃面、吃大面、做日子等。在六日、九日或十二日送粥米时,设宴招待前来贺喜的亲友。
通常亲友和乡邻在看到挑红或者收到喜面后,就要给产妇送些鸡蛋、面粉、小米、点心等礼品,在过去这即是人情,也带有邻里相助的性质,除主家叫去陪客外,一般就不再吃请了。有些地方,主家要回赠几个红鸡蛋,以表谢意。
在鲁中,鲁南,湘南,湘西,鄂西,鄂南等地,传承着一种古老朴素的育儿风习:送祝米(也称"送粥米"或"送鸡米")。小孩出生以后,其父亲或家人赶紧带上礼物去岳父母家报喜;岳父母家再约定日子,邀集一些亲友挑着喜物前来女婿家祝贺,称为"送祝米"。
在不同地区,送祝米的时间和礼品种类也有不同。如在南方,孩子生下后,女婿备好荔枝、龙眼、花生、喜蛋等去外婆家报喜,外婆家则回送喜蛋、衣服等。
安徽淮北地区则在孩子出生第12天赠送礼品,俗称“送钟美”。山东莱阳等地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外婆家赠送面饼、红鸡蛋等。
四川许多地区在孩子出生后10天左右,女方的姑母、姑婆、母亲、妹妹等带上蛋、鸡、糖、肉、小儿衣物等,到婿家祝贺,俗称“送粥米”。
我国许多地区还有为婴孩送银锁的习俗,称“长命锁”。江苏武进、江阴等地,婴儿出世后,婴儿的外婆、舅母和姨妈要“送汤”。
"送祝米"表达祝贺的意思,届时亲朋在一起庆贺一番,就图个喜庆吉祥气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换米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换米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