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每个省份的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每个省份的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所有省份过年的相同习俗有哪些?
要说相同习俗,那一定得提贴春联,整个大中国过年没有谁家是不贴春联的!除了贴春联,还有贴福字,春节一家团团圆圆的当然还得吃饺子。不管南方北方,过年必吃饺子。过年还得放鞭炮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还得熬汤喝呢,莲藕炖排骨最是好喝呢!
你知道多少个中国过年习俗呢?来分享一下呗?
过年过得就是一个团圆,家里会打扫房屋,粘贴春联门神福字,把家里装点的格外喜庆,在辞旧迎新的这一天一家人坐在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老人们会给家里供奉的神灵摆上供品上香,点鞭炮驱逐坏的运气,图个热闹,初一的早上拜年,初二走亲访友……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各有特色,春节风俗又有哪些特色呢?
苗族(主要分布在中国湖南、贵州等省): 苗族把春节称为“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祝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外,苗族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以及北京、河北省一带): 满族讲究春节要庆祝两次,除夕和大年初一各庆祝一次。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 侗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贵州省一带): 侗族人在大年初一早上会从鱼塘里弄几条鲜活鲤鱼摆上餐桌,这样做是为了预示新的一年吉祥有余(因为余与鱼同音)。 壮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喜欢在除夕之夜就把初一的饭做好,壮族称为“压年饭”。预示来年丰收,吉庆有余。 羌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四川省): 在春节期间,羌族每家每户都要摆放牛、羊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另外,在除夕夜大家要围着酒坛而坐,在年长者的带领下,用一米长的吸管从左到右依次吮吸坛中的美酒。 水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贵州省): 春节期间水族孩子们会挨家串门向大人讨糖果吃,谁要得最多,谁就被认为福气最好,将来聪明健康。 白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云南省): 白族在大年初一清早的第一顿饭是全家老幼都喝泡米花糖水,预示新的一年能过上花蜜般的日子。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省): 朝鲜族的习俗是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各样丰盛饭菜,吃“八宝饭”。大年初一天一亮人们就穿上节日盛装给长辈拜年。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内蒙古自治区): 初一的早晨,身着各色服装的蒙古族青年男女,跨上骏马,到各个蒙古包(蒙古人居住的房屋)给长辈们拜年。另外,蒙古族还会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带上***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
在我国,春节并不单单是汉族的节日,也是全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到这时必然是普天同庆,共享佳节。虽是同一个节日,却因为民族之间地域以及风俗的差异,造就了各民族之间不同的春节习俗。下面小编就说几个少数民族特别的春节习俗。
藏族的***们过年的时候总会为自己准备一件新衣服,不论贫富,总会在自己的身上添一件新的饰物,哪怕是一件首饰,***们将他们成为萨举,也就是新装的意思。藏历正月初三,拉萨人们会成群结队地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正月初五,举行特殊的开犁礼。
蒙古族
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他们把农历新年称为白节。蒙古族的白节和我们的春节一样,会有一个漫长的准备期,[_a***_]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这期间,蒙古族人大扫除、休沐、布置自己的蒙古斑等等,还会为自己的爱马配上新的红缨和新马鞍,其中送礼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他们通常会将整只的牛羊先给自己的亲友。
壮族
壮族人的春节和汉族相差不大,过年的时候会制作很多的美食,扣肉、粉蒸肉、叉烧肉等等。除夕的主食是米饭,壮族人过年的时候会做很多的米饭,象征着这一年的富贵。此外,粽子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特大粽子,重达一二十斤,香味堪称一绝。春节期间的活动也非常的多,有赛球、对歌、跳舞等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每个省份的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每个省份的过年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4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