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徐州从古至今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徐州从古至今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徐州民俗有哪些主要特点?
民俗特点:
1、正月十五习俗
正月十五赏灯,徐州城中点灯、放炮竹、点“滴溜金儿”。往东至古邳、邳县一带,鞭炮和灯少了,多出了“抛扫帚”火把的游戏。再往东至新沂一带,活动方式与邳县略同,但玩火把的时间,却是在二月初二日。
2、娶亲习俗
娶亲之日,徐州一带女方必须在中午12时前到达男家,但丰县西北数乡、新沂东南部数乡,女方到达男家的时间则必须在日落之后。
3、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人们要吃一顿腊八粥,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习俗。所谓腊八粥,就是以糯米和赤豆、红枣、桂圆、莲子、花生等杂粮干果熬成的粥。民俗把这一天叫“小年”。据说,“腊八粥”(又称腊八饭)有这样的成分是顺应农民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
风景:
1、微山湖千岛湿地
徐州民俗有哪些主要特点?
民俗特点:
1、正月十五习俗
正月十五赏灯,徐州城中点灯、放炮竹、点“滴溜金儿”。往东至古邳、邳县一带,鞭炮和灯少了,多出了“抛扫帚”火把的游戏。再往东至新沂一带,活动方式与邳县略同,但玩火把的时间,却是在二月初二日。
2、娶亲习俗
娶亲之日,徐州一带女方必须在中午12时前到达男家,但丰县西北数乡、新沂东南部数乡,女方到达男家的时间则必须在日落之后。
3、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人们要吃一顿腊八粥,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习俗。所谓腊八粥,就是以糯米和赤豆、红枣、桂圆、莲子、花生等杂粮干果熬成的粥。民俗把这一天叫“小年”。据说,“腊八粥”(又称腊八饭)有这样的成分是顺应农民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
风景:
1、微山湖千岛湿地
徐州地区老人过66有啥习俗?
我是丰县人,虽然和睢宁同属徐州市,但习俗还是差别很大的,俗话说: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
我们这里老人过66寿,要吃猪肉,俗称拦头肉,意思是拦住老人继续衰老,岁月停留在66岁就好,一般的都要在66岁生日之前吃,这样才能起到拦头肉的作用,有的子女孝顺,往往在老人65岁时就给老人吃拦头肉了。
你既然说睢宁老人有过66寿的习俗,可见咱们徐州地区对老人的66岁寿诞,非常重视,区别只是过66寿诞的具体操作,所以作为后人,心存孝心,感恩父母,什么样的方式都行。
比如婚礼方式,现在即使同门兄弟姐妹,婚礼方式都不尽相同,有传统的,有西式的,也有旅游结婚的,反正只要能把事情办好,具体怎样操作真的不重要。
给父亲过寿,那就以老人的爱好去办,如果老人保守,那就询问家里人,按老人最喜欢的传统去办,如果老人开朗,那就以自己最独特的方式去办,因为老人最高兴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超级优秀。
最后告诉你,孝敬父母,不在方式,贵在皆大欢喜,你懂得。
祝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徐州的风俗怎么样?
徐州,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风俗文化。徐州的风俗习惯既体现了北方的高亢、刚烈、粗犷、朴实的风格,又融入了南方的委婉、抒情、细腻、优美的特点。
徐州地区有很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徐州云龙山庙会、沛县踩高跷、鼓楼区舞狮、丰县糖人贡、邳州纸扎、新沂渔鼓以及睢宁儿童画等。这些艺术形式各具特色,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富有地方特色,为徐州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此外,徐州还是“曲艺之乡”,流行于徐州的剧种有柳琴戏、江苏梆子、徽剧、京剧、柳子戏、花鼓戏、四平调、丁丁腔、皮影戏、评剧、话剧等。其中,柳琴戏约有200年的历史,江苏梆子戏已有300年的历史。这些戏曲剧种在徐州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形式。
在武术方面,徐州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武术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徐州的武术拳种有37个之多,充分展现了徐州人民勇敢、坚韧的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徐州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又有深厚的曲艺文化底蕴,还有独特的武术传统。这些风俗习惯不仅丰富了徐州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为外界了解徐州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徐州从古至今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徐州从古至今过年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88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