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乡的习俗广东过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家乡的习俗广东过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广东各地过年的习俗都有哪些?
我是广东人肇庆的,每年春节将到,特别是从年二十八开始,全面的春节气氛将铺开,大小城市乡镇街道,两傍,全是卖对联档口店铺,春节景物一波大过一波,应景节日非常热闹,接下来的两天,至年三十晚,花城之称羊城别具一格,花的海洋世界,让外来人感到广东真的太美丽,人情味十足,开朗活泼大方成为人们对广东人的共识。行花市也是广东人一大特色,年二十九,三十晚行花街几乎通宵达旦达,人山人海,携带妻儿子女行遍花花海洋世界,尽修眼底让人们留连忘返,
谢谢邀约。
我不是广东人,但我去过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湛江、潮州,有什么习俗还真不清楚,但知道春节逛花市,有件事,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十多年前了,出差审计最后一站是广州,正赶上春节前,晚上的火车票回家,趁着白天有时间,去当地同事家看看,他的儿子刚出生没几天,体质差,夜晚哭闹不止,我就说:“我们东北过年长辈都给小孩压岁钱,我提前给压岁钱,正好给孩子压惊(压岁原意),寓意“长命百岁”。”一家人高兴致谢,非要带我去逛花市,说过几日花市更热闹,从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了,春节逛花市是广州传统习俗。给孩子压岁钱后,同事说,你们那习俗好神奇,孩子晚上再也不哭闹了。我大喜说,吉祥,好事,祝福啦!我也明白,出于感谢而已,但这件事也真的让我记住了逛花市。
今天,悟空邀请回答问题,还真难住我了,虽然去广东很多地方,还真不知道各地习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还得读书学习,厚积才能薄发,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博览群书,才能使自己跟上潮流趋势。
我不是广东人,不过去广东过过一回年,只记得家家商户外面都摆两盆金桔树,硕果累累,也不怕偷吃,看着很惊奇,听说有花展,很遗憾,时间短也没去成,春暖花开,绿树成荫,是个很美的城市。
我不是广东人,也没有在广东过年的经历,对南方的广东过年到底有哪些习俗了解的太少,未能及时知道广东的各种年味,真有点遗憾。
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广东顺德的美食,实在让人赞不绝口,有心在方便的时候一定去顺德品尝南方的美食,享受南方的美景,感受南方的文化,学习南方的生活经验,使我们这些北方人也拥有一些南方大众元素,使得南方和北方融汇一家亲,中国年不分南北,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发财中国年!
我是广东人,说说我对各地的习俗吧。
广府地区,主要是珠三角地区的,在过年前喜欢逛花市,每年买几盆花来增加节日的气氛,也预兆来年的好运气。还有
客家地区,主要是梅州,河源,惠州一带的几个市区,过年一般做一种叫粄的糕点,春节的时候会有唱客家山歌的传统。
广东拜年习俗?
广东拜年拜亲朋讲究次序:
1.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
2.拜年习俗中最隆重的应该说是团拜。团拜,现在已成为国家级礼仪活动了,甚至还带有国际性特征。
3.可是,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拜年方式也在悄然改变。
4.传统的春节拜年,从登门拜年,变为电话拜年,再到短信拜年、微博微信拜年。虽然各种春节祝福在传递,但是父辈们总感觉少些年味。
广东保留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
比如在拜年方面,也是挺有讲究的。一般是年初二女婿上门拜年。拜年一般会说很多吉利的话语。
在给主人红包时,主人家也会相应的[_a***_]。
并且在广东给红包利是也不会很大金额,一般就是意思一下,大家喜庆。
广东作为南方省份,这里四季如春,岁末年关之际家家户户喜欢买一些花装扮家里,在新年期间家里有花香,香花装点也看起来漂亮。因此,广东人在腊月年关之时喜欢一家人一起去逛花市,买各式鲜花组合成一束插到自己家花瓶。
其实,广东人不止新年期间喜欢插花,很多人平时也会买一些干花来做摆设,只是新年期间买花成为了一种传统,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我想随着经济条件进一步好转,平时就买花也会普遍起来)。因此,通常每家都有花瓶用于插花,或许平时看不到只是在没花时收起来了,在广东如果想去拜访别人,除了可以买一些纪念品,也可以考虑买束花。
因此各城市基本都有花市(俗称迎春花市),19年广州在天河、番禺、荔湾、越秀及花都等各区都有自己的花市,中山城区最大花市就是沙岗墟,其它各镇区也有自己的花市。本地人常购买的花有金桔树、菊花、桃花、水仙花、兰花、百合花等等,这是今年我们自己家的花。另外,做生意的总会在店门口或公司门口放一盆金桔或桔子树,并在上面绑一些利是封(红包),象征大吉大利
年三十 行花街
除夕之夜,吃年饭、守岁和逛花市是广东辞旧迎新的三件大事。年三十晚上的年饭是越晚吃越好。
年初一 斋日
凌晨祭祖拜神,杀鸡。起床焚香,放炮仗。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名曰“贺新岁”。初一的中午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年初二 开年
一大早,家中妇女要主持“开锅”,下花生油,煎萝卜糕、煎鱼。
年初三 赤口
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希望避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一些广东人会选择足不出户。这天如有人串门,会被当作穷鬼赶出门。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称为“拜正”。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去给亲戚朋友拜年。其中大桔(潮州柑)是必不可少的,谐音“大吉”,带多带少没关系,但绝不能是奇数。临走,主人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
广东拜年习俗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拜年先去到长辈家里,带上礼物,见到小孩子要派利是(发红包)。
第二是拜年要说吉利的话语,如恭喜发财、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
第三是年初三是赤口日,广东人这一天一般不去拜年,怕相冲,影响大家过年的好心情。
过年广东地区老家都有什么习俗?
湛江地区流行游神,过年例。过节时整个村子的年轻人都一起上阵,扛着各种大神出来穿街过巷,一路走一路放鞭炮,经过谁家谁出来给利是,非常热闹。还有部分村落有拿铁钎穿脸的表演,看着蛮恐怖的,看着好像神打请神上身一样,湛江春节是福建妈祖文化和传统春节文化的结合体,和内陆不一样,拜的神很多是海神,因为湛江地处沿海,渔民出海比较多,当年没有天气预报时候,不少渔民死于台风,于是形成了祭拜🙏海神龙女的传统。湛江春节风俗和福建、台湾、汕头等地风俗比较接近,和内陆差别比较大,值得一看。
广东春节习俗有哪些?
广东人春节风俗,一家家户户都贴春联,二农市大年三十傍晚去祠堂烧香拜祖宗,夜晚十二点钟的接财,在农村大家都会拿出最长的鞭炮来接财神爷,其中还要烧纸钱、烧香、点腊烛。大年初一在家里中午十二点祠堂祭祀祖先,农历初二,一般去外公外婆家拜年、农历初三早晨起来扫地,搞卫生叫扫穷鬼。
1、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举办迎春花市,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逛花市活动。
2、置鲜花。家家必置,包括摆年桔、摆水仙、插鲜花。
4、送压岁钱是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年,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但不能去远的地方。
5、谢灶 :腊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爷上天,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
1、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举办迎春花市,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逛花市活动。
2、送压岁钱是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年,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但不能去远的地方。
3、广东人过年一定要买一盆金桔,一盆水仙,或者一棵桃花。是的,广东人是把整棵砍下的桃花树买回家的。桃花之于广东人,犹如圣诞树之于西方人。广东人对花情有独钟,无论是高雅之士还是庸俗市井,过年都要买桃花等老几样,再配搭各种各样的鲜花。
4、广东的狮子与外省不同,称为“醒狮”。在远古时期,广东南海一带发生了瘟疫,死人无数,这时出现了一只神兽,神兽走过的地方,瘟疫全部消失了。为了报答神兽的恩情,乡民们便用竹篾和纸,扎成神兽的样子,配合鼓乐舞动,以表示礼祀之心。
因为神兽的模样酷似传说中的狮子,因此又被乡民们称为“瑞狮”,而“瑞”在粤语中和“睡”是谐音,叫“睡狮”不吉利,为了避讳,加上“瑞狮”也暗喻着驱邪镇妖的寓意,便将“瑞狮”改为了“醒狮”。
5、谢灶 :腊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爷上天,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
年糕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一种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乡的习俗广东过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乡的习俗广东过年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85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