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点香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过年点香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很多人会在正月初一到山上的寺庙里烧香祈福热闹非凡,你们当地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呢?
抢着去烧头柱香。在深圳,人山人海地涌到弘法寺烧香,为了抢头柱香更是不要命似的,弄得一路塞车,人满为患。别的习俗就是广东人习惯送利是(红包),一般正月初一,遇到人,不管认识与否,说“恭喜发财”,就能拿到红包。一般是已婚人士发给未婚人士。还有一种说法,初一出门要准备一定数量的红包,如果发不完,这一年会运气不好,所以遇到有人发红包,一定不能推辞不要。
我会早早上寺庙去,等待着自除夕晚上始,一直到年初八、九,每一位到寺院去烧香的善男信女。虔诚地为他们服务,替他们欢喜,双手合十,敬祝有缘上寺庙,乃至于忙碌于工作甚至自诩为无神论者的一切大众:新年吉祥,心想事成,神志清明,身体康泰,善业成就,恶业远离,生活富足,随处和睦,现世安乐,见闻愉悦!
至于,当地的习俗,虽然比往昔少了部分,但总体还没有全盘西化,还是有不少的,比如放个爆竹,请神祭祖,送旧祈福,年夜团圆饭等等等等!
我们这里基本情况也是这样,有相当一部份香客要到当地的寺庙去上香,乞求平安,保佑一年财运滚滚来,万事如意。
洛阳白马寺初一,那游览参观和上香的人,是人山人海,络绎不绝,可热闹了。
初一早上吃新年的第一顿饭前,要先放挂鞭,寓意在新的一年要有点“响动”(作为),红红火火。
吃过饭,换上新衣服,拿上给父母准备好的礼物,一般是橘子苹果等水果,或是保健品,比较少见的山货,如红蘑等。
到了父母家,先给长辈拜年,小孩子要给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磕头,大人鞠躬行礼,说拜年话,祝福老人福寿安康。
礼毕,老人给孩子们发红包,一般是200---500。
大约中午时分,全家老少上桌吃团圆饭,我们家人口多,大人孩子都齐了是16人,要同时开2桌,每桌16个菜,很是热闹。
一家人天南地北的,难得聚到一起,互相要说的话很多,唠唠知心嗑。
如果是初一去了男方父母家,初二就去女方父母家,同样的流程再走一遍。
有时候觉得累,但心情愉悦,过年嘛,图的就是热闹、红火。
虽然在过年这几天要花掉很多钱,但挣钱为了啥?还不是为了一家人的幸福快乐?!
为什么过年过节要烧香点蜡烛?
意义在于表达过新年要有光亮才喜气洋洋。早年没有电灯,都是点油灯。蜡烛价钱高,平常并不点,过年的时候才点。现在都已经通电了,不点蜡烛,开着灯灯火通明过年。有些地方仍然延续着过年点蜡烛的习俗。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蜡制成,在古代,通常由动物油脂制造。可燃烧发出光亮。
我国烧香敬神的习俗是怎样形成的,源于什么年代?
祭祀烧香始于何时尚无确切的考证。但据文献记载,至少西周时已有烧香的习俗了。根据“火性炎上”的原理,他们认为通过火的焚烧,气味随烟向上,神明就能享受到祭品的美味,于是很早就有了“燔柴”的祭祀方式。烧香也是根据这个原理而来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点香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点香的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82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