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乡过年习俗风貌描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家乡过年习俗风貌描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过春节你们家乡有什么习俗特色 , 现在还有小时候的感觉吗?
内蒙古的春节非常热闹喜庆,全家人都换上新衣,大人忙着做饭,小孩忙着放炮,老人忙着点灯。不过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再也回不到那么热闹的春节了!现在有的只是春节晚会…
春节马上到了,大家讲讲自己小时候家乡过年的一些风俗文化吧?
我的家乡位于湘中娄底,这里春节期间的过年乡俗有:大年三十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后守在火塘边,火要大要旺,俗称“三十夜里的火,元宵夜里的灯”。到***十二点过后家家户户放鞭炮,庆祝新年到来。大年初一一大早,小朋友们便起来,带上小塑料袋,挨家挨户去拜年。房主人则高高兴兴的打开门,让小孩子进去,每人发几颗糖。一趟走下来,小孩口袋里塞满了,又用塑料袋装。大家互相比着看谁拜年拜的糖多。又有赞土地的手里拿着个小锣,沿门沿户去唱赞歌,主人公给五角一元不等的红包。到了晚上,以一个村子为单位,小孩子举着花灯,大人拿着道具,一家堂屋一家堂屋耍花灯。表演的节目有唱花鼓小调,表演拳棒等武术,和耍狮子。也有专门耍龙的,或是专门唱花鼓戏的。整个春节锣鼓不断,热闹不断。
我小的时候过春节,老家还是有不少“讲究的”,首先是说话要讲“吉利话”!如果不小心打碎了东西,要说“岁岁平安”!什么东西没有了,用完了,不能说“没有了”,要说“都来了”或者说“来全了!”
年三十中午一定要吃“年糕”,有“年年高升”的意思。再就是一定有馒头。因为蒸馒头需要发酵面粉,就说“发了!”有“发大财”的意思!
刀子、剪子等利器要系上红绳。
最有意思的还是吃年夜饺子之前的“发纸”活动!在院子中央燃起一堆木柴火,放上“八仙桌”,摆上各种贡品。当然也必须摆上刚从锅里捞出来的饺子。然后焚香烧纸祷告!酬谢上苍护佑一年的好收成?祈求各路神仙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平安!燃放鞭炮。
谢邀回答:说到小时候过年,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自己孩童时过年的情景,我小时候,也是60年初期,那个年代是物资非常贫乏的年代,非常盼望过年,过年可以吃到几粒糖,可以得到几分钱的压岁钱,可以穿新衣服,(过完年,新衣服又被父母装进箱子里,等明年再穿)最开心的是邻居窜门,看见长辈叫一声好听的,有可能会得到一粒糖,或几粒香瓜子和西瓜子或者是云片糕。到了晚上,条件好的人家会燃放爆竹。有钱人家的孩子很骄傲,他们拿着爆竹想什么时候放就什么事候放,我们穷人家的孩子只能呆呆的望着,希望早点能听到爆竹声⋯。这些过年事实在现代的年轻人绝对是不会相信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可我们确确实实是这样子过年的,而且这样子的过年方式保持了很多年!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过去这么多年了我也记不太全以前的过年方式了,就记着快过年的时候会包一些粘豆包,粘饼之类的。还有就是会提前三五天去市里去购置年货啥的。
二十九到三十那天我们通常会通宵熬一宿,一家人围着一个18英寸的小电视看着春节晚会,那时候就盼着看小品,然后就是吃一些平常一年都吃不上几次的鸡鸭鱼肉啊,糖果啊之类的。
回过头来想想以前过的特别的真实,可能是岁数小的事不用去想那么多,吃饱了就是
提到过年,我烁印在心中的一个故事,原前的人都很穷,父亲给孩子编了一双过春节穿的草鞋,孩了看了父亲编鞋高兴及了,他本来一年没穿过鞋,儿子一看没等到过年就穿上了,这下把父亲给气坏了,当时父亲就把一根编草鞋的草绳围在他腰上,只说了一句话,你这样花撒不如咱们都花撒算了。大家看看他穷到什么程度了?
在你的家乡,春节期间有什么习俗或者活动?
我的家乡在白鹿原,虽然如今年味没原来浓,但一些习俗依旧,腊月23晚烙灶爷坨馍馍(说是给灶王爷上天给家里搬粮,取财带的干粮)下来将灶爷灶马中的灶爷连同一小块刚烙熟的一小块馍馍烧掉(要先在灶房的灶王爷祭台上点上香蜡),30中午12点前得先给先人坟上烧纸钱,然后贴对联,门神,“福”等,摆好贡桌,敬好先人,放好贡品,发蜡上香,放鞭炮,吃臊子面(叫钱串子),晚上包好饺子(一个或几个里各放有硬币.花生米.枣等)再弄一桌酒菜,看着电视一家人欢聚一堂熬年,一家人都不能睡直到晚上12点(前应给灶爷.家神发蜡上香,在灶门口烧了灶马“让马去驮灶王爷.粮财”)12整放鞭炮接灶王爷(财神爷),下来当妈的将孩子的新衣服放到孩子床边,初一早太阳未出前开吃饺子(叫孩子起床不能喊孩子的名字)姣子若煮破了不能说破了或烂了得说增了,要说吉祥话,放了炮的炮皮,包括庭院不能扫,就是笤帚都要放到暗处,初一只去亲门本家,初二开始走亲戚,到15闹灯,给亡人坟头送灯,16晚完灯,不过整个正月若去未拜年的长辈家绝不能空手……很多,很多,很多
谢谢邀请!
我的家乡每年正月十五重头戏因为有大[_a***_],舞龙舞狮,高跷,民间艺人弄糖人,花灯,烟火表演,正定公布烟花表演时间地点!】过年想看烟花吗?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为营造春节喜庆氛围,今年正定园博园及曲阳桥乡沙洲湾将举办多场电子烟花表演。(文图by 石家庄日报)
小年送灶王爷启程,祈求保佑新年合家平安,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创意春联迎新年,这几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显示着红红火火的洪盛盛景!
民间有“有钱没有,剃头过年”的说法,因此慢慢已经成为了很多地方的习俗!
春节有哪些习俗,各有什么寓意?
春节习俗及寓意
1、放鞭炮,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古代还有驱 赶“年”兽的传说,寓意“平安”
2、贴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 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预约“避邪”
3、扫尘又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打阳尘“等,是中国民间春节传统习俗之一。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的一种避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4、祭灶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旧时,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通过祭祀灶王爷,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风调雨顺。
5、年夜饭又称团年饭,年夜饭是在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吃的团圆饭。
6、贴窗花和倒贴“福”字,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龙凤呈祥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乡过年习俗风貌描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乡过年习俗风貌描写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76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