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天台人过年习俗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天台人过年习俗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天台春节民俗?
过年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作为现代人的我们,透过几千年的光阴,看看咱们的老祖宗是如何过年的!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南北方过年风俗有差异,所以你们当地有什么特别的风俗?
谢邀,本猫先僧来讲讲吧。我是南方人,小时候坐标广西,现在坐标更换为广东啦。游学时交的女朋友是辽宁人,大学在江苏,祖国的大好河山也算从南走到北过一次了吧。
综合比较一下,风俗这个玩意啊,还是大家小时候更浓一点,不,不是一点啦,是多很多!
本猫小时候,还是一只小猫孩时,家里过年可是一件大事情。养了一年的母鸡就活到头了,无鸡不成宴嘛,悲催的鸡啊~插一句,我家住的祖屋,奶奶还在,一家子叔伯兄弟都得来我家吃饭,得摆好几桌,我们小猫小狗可以尽情去街上浪一下午,然后跑我家大天台,自成一桌。是个好好闹腾的节日。
除了杀鸡宰鹅,我们必须包粽子!对,你没听错,是包粽子!粽叶子是上山***摘回来的,新鲜的绿绿的粽叶子。洗好糯米、去皮的绿豆,把腌制了猪肉,最好是肥瘦各半的五花肉,放最里面,外面先填绿豆,再用糯米整个包裹,然后用粽叶子整个包住,用草绳系好,一个个叠起来,就大功告成。我们小孩子打打下手,主要工作是看火,对,这粽子得大锅里面蒸煮十几个小时呢。大家都在屋前临时磊个柴灶,家家红红火火,飘着粽子香气,过年的气氛,一下子就铺满了整天小小的老街。
晚上,大家开炉取出煮的烂熟的粽子,剥开清香的粽叶,趁着暗红的炭火,围坐着品尝一口口丰盛而浓烈的滋味,我就知道,我们又长了一岁。
嗯,奶奶在千禧年前,我高一时就故去了。然后,千禧年,我已经去了江苏念大学,新世纪的第一缕阳光,是在上海外滩和新的同学一起欢呼迎接。可是,现在回想,仍觉得没小时候炭火飘香有人情味。或许是本猫已经是猫先生有关了吧。
岁月已经把最初的感动,悄悄带走了吧。
谢谢阅读。欢迎点赞和讨论。
潮汕中秋节习俗?
潮汕中秋传统风俗
1
折纸塔
中秋在潮汕地区是个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当晚拜月所需的贡品都极为讲究,除了平时拜神用的“大金“,还多了印有八仙过海图案的”案头帘“,做成莲花、菠萝、仙桃等形状的花篮,这当中无不体现了潮汕人的心灵手巧。
2、拜月娘、赏月娘
俗谚“男不圆月,女不祭灶”,因此在潮汕地区拜月的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晚上,城市里的人在自家阳台或天台拜月,农村里的人则是一大伙人集聚在空地上拜月当吃过晚饭后,妇女们便换上新衣,带领孩子们安好香案,摆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中秋时节,柚、柿、杨桃、石榴、油甘、菠萝、林檎、芋头等果蔬,一齐登场,人们就将这些当令物产和月饼、糕点、煎堆、油饼等奉献给月娘。
在农村,妇女常常在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艺,如用糯米饭、米饭条砌塔山,用剪纸贴柚,用带枝叶的油甘扎成孔雀等。今人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人们图方便购买,只是不若从前工巧
3
吃月饼
月饼也是中秋佳节受潮汕人喜爱的传统糕点。潮人制作月饼,以之祭月,并相互馈赠的习俗由来也久。明陈天资《东里志》云:八月十五日,“人家儿女,于月下设糕饼果品衣环之物,类月而拜,以请月姑。”清嘉庆《澄海县志》曰:“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士庶家以月饼相馈。”清光绪《海阳县志》载:中秋“制团圆饼,号‘月饼
潮汕中秋习俗主要有祭月、赏月、吃月饼、提灯笼、舞龙舞狮。潮汕人将中秋拜月称为拜月娘,在吃过晚饭后,妇女们便换上新衣,带领孩子们安好香案,摆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人们将柚、柿、杨桃、石榴、油甘、菠萝、林檎、芋头等果蔬一齐摆供,同时还将月饼、糕点、煎堆、油饼等也奉献给月娘1。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天台人过年习俗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天台人过年习俗语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7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