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北过年放炮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东北过年放炮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东北为什么经常放炮?
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经禁止燃放焰火。主要原因是烟火燃放,会引发环境污染。更严重的会引起火灾事故。每年因为燃放鞭炮,烟火等受伤的人群很多。因此,南方大部省份已经禁止燃放鞭炮和烟火。
东北地区因为相对落后,又比较偏远,相对管理制度松懈一些,但也有一些相应的规定。不是每个城市都可以燃放鞭炮。
没有鞭炮声的春节不是年,东北一直传承着不出腊月炮声不断的优秀传统,放炮的人群没有性别年龄之分,玩法更是花样百出,虽然每年因为放炮对身心健康造成恶劣影响的新闻层出不穷,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东北人民对烟花爆竹的热爱。
东北人对烟花爆竹讲究的两种一个是分贝要大,第二威力要猛。这两点的代表非二踢脚和闪光雷莫属。
东北过年什么时候放鞭炮?
在东北过年放鞭炮的时间没有固定的时间模式,都是随心所欲的,一般都在年三十放的多,吃午饭前,吃接神饺子前都要放鞭炮,但每家吃饭的时间不同放鞭炮的时间也不同,但有几天是要放鞭炮的,小年(腊月二十三),除夕、大年初一、初三、初五(叫破五),初六(开业)、十五(元宵节)这几日都要放的。
东北炮仗什么意思?
“炮仗”——东北土话,古称爆竹,就是烟花鞭炮
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没有火药和纸张时,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
在东北话里“炮仗”是个俚语,是说这个人说话直,不爱拐弯抹角,想啥就说啥,不顾及听着的面子。
“亮剑”里的李云龙说话就这样,说话从不遮遮掩掩 ,直冲要害,就像放的“炮仗”一样,一旦点燃,直冲云霄。
“炮仗”一词,一般都用在给人“启外号”上,即“绰号”,充分反映出这个人的性格和说话方式,所以,遇到这样的人,说话要小心,他不会给你留面子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北过年放炮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北过年放炮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3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