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桂林人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桂林人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全州春节的习俗?
全州人过年与桂林人有着不同的习俗,就是大年三十过年前要先“分岁”。
所谓“分岁”(也称封岁、坟岁、拜年坟)就是接老祖宗回家过年。“分岁”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同时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人们每逢除夕都要举行“分岁”,感恩追始,祈求保佑。
“分岁”的祭祀仪式相当隆重。人们在大年三十这一天上午开始进行“分岁”,下午达到***。
当天家族中的男男女女带上米饭、鱼肉、纸钱、纸花、香烛、鞭炮、酒水、公鸡等祭品,来到已故长辈和先祖的墓地。先是将墓地周围的杂草锄除,给祖坟添土,并挑选一位最有出息的晚辈在先祖的坟顶上插上摇钱树。接着就按程序举行祭祀仪式:家中年长者在先祖坟头压上纸钱,再在墓碑前点上香烛,供上米饭、鱼肉等祭品,宰杀公鸡并将“血食”淋洒在纸钱上和墓地石碑前,然后焚烧纸钱。烧过纸钱后,由年长者告诉先祖们,今天是大年三十日,亲人们请他们回家过年来了。并由这位年长者向祖先汇报一年来晚辈们的得失。有的家里娶了媳妇,有的添了子孙,有的子女考上了大学,有的升职,有的发财,这时都要向祖先表达谢意;有的家里不顺不睦,有的多灾多难,也要祈求祖上庇祐来年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接下来亲人们就在先祖坟前按辈份大小依次行礼跪拜、磕头许愿,祈求先人英灵保佑。最后是燃放鞭炮与长辈和先祖们一起辞旧迎新,请他们回家过年!
桂林有什么风俗习惯?
桂林有三宝,辣酱酱,豆腐乳,三花酒,还有桂林米粉。别的地方早餐大部分是包子馒头,油条什么的,桂林人早餐大部分是桂林米粉,以前赶集的时候,很多人去赶集就为吃一碗桂林米粉。
桂林有着自己独特的戏曲-彩调,以前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搭台唱彩调,现在已经很少人会唱了。
还有结婚的时间,有些地方,拜堂的时候男方和女方都不能见家里人(一般指父母,兄弟姐妹),说见到了容易吵架。结婚当天晚上要唱贺郎歌,都是些吉利和祝福的话,也包括一些黄段子。
红白喜事有很多与其他的地方不一样的习俗,就不一一说了。
桂林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风淳朴,风俗习惯挺多的。平时的嫁娶习俗挺多的,比如说提前报日子送聘礼,请亲朋好友吃家属饭共同商议婚礼策划,结婚当日张贴喜庆对联,举行拜堂礼仪,送亲客去男方家里吃中午饭,桂林有些地方举办婚礼是晚上的,大家吃晚餐,晚饭过后唱贺郎歌喝酒吵房,打油茶。
桂林日常逢年过节的风俗习惯也挺多的,比如说过年前杀猪吹腊肉,过小年打扫房屋,有些人过年包饺子吃猪头壳香芋扣肉,过年当晚熬夜至12点守年根,大年初一出行大吉大利,一般人喜欢去银行出行,财源滚滚来,大年初二回娘家拜年,大年初三初四开始访亲拜年,元宵节吃汤圆玩灯谜,挺有意思的。端午吃鸭子赛龙舟也是桂林的风俗习惯,有的家庭习惯包粽子吃,插菖蒲洒雄黄酒,佩戴香包。中秋佳节家家团圆,吃团圆饭赏月用柚子月饼供月亮粑粑,祈祷风调雨顺,家人健康平安,财源广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桂林人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桂林人过年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31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