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时的习俗贴春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过年时的习俗贴春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春节贴春联的习俗有哪些?
在过年时,一家人在一起贴上春联和“倒福”,放鞭炮,吃年糕,其乐融融的吃年夜饭。当然春节的习俗可远不止这些,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每个地域都有它们的特色和习俗。尤其到了过大年时,各地的习俗非常有特色。
春节贴对子是千家万户必做的喜庆事。请问:贴春联有哪些讲究和禁忌?怎么做更好?
过春节贴对子又叫贴春联,是千家万户必做的喜庆事,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习俗。一转眼,在有十多天就要过年了,大多数人家除夕日当天,都把春联贴了起来。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年青人对于怎么贴春联了解的并不多。甚至贴错,或贴反。
那么,该怎样贴春联呢?
上古时期,传说中“年”是一种凶残的神兽,每到除夕夜就出来伤人,年,有两个弱点:怕红色和怕声音。于是人们就在年兽出来的这一天,在门上、窗户上悬挂红色的东西,或者贴红纸,并燃放爆竹,驱赶年兽。
中国人以红色吉祥,有大红大吉之说。春节最讲究吉祥,所以用红纸写春联。
再后来,就衍生出了春联,并燃放烟花爆竹。人们贴年画,剪窗花,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有诗《元日》。反应的就是一种欢乐祥和的景象。
贴春联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张贴,但不会贴或者贴错都会闹笑话,小编从时间、场所、内容、颜色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各地略有差异,欢迎指教:
1.张贴时间:春联张贴时间,按传统习惯一般在大年三十除夕夜前白天张贴,所谓除旧迎新,有些地方强调年饭放鞭炮之前张贴。近些年讲究少了,会提前贴然后去别的地方过年。
2.张贴场所:中国从农业社会过渡而来,农村对联讲究多一点,贴的也多,城市相对简洁。原则上无论大门,小门,卧室,客厅,厨房,有门的地方都要张贴,不要空。其次根据需要,补充吉利的小春联。
3.张贴内容:主要讲求大吉大利,但内容要对应,切不可把鸡鸭成群贴在卧室的笑话。大门和主堂屋门主贴,大气磅礴;卧室讲述温馨;厨房防火,如小心灯火;家庭养殖,如鸡鸭成群;院落,如满园春光;车辆,如一路顺风等。做生意的根据行业,在门面房贴行业祝福春联。
4.张贴颜色:一般春联颜色都是红色,只有家里有人过世,需要三年守孝,换成“白,黄,紫”三色替代。
过年的时候贴春联,你们那里都有些什么讲究呢?
谢邀。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反正我们陕北贴对联讲究多着呢,别以为贴对联就是将对联贴上去就行了,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只不过现在的人为了方便行事,省去了这些麻烦。下面,我来说说贴对联正确的打开方式。
首先,贴对联要在除夕当天。有的人为了图方便,在离除夕还有好几天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把对联贴了上去,实则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按老辈人的说法,对联只有在除夕当天贴上去,才能起到辟邪消灾,纳福迎祥的作用。
其次,对联分上下联。现在的人基本不管这些,只管往上贴就行了。那么怎么区分上下联呢,一个很简单的方法便是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也就是第三声或者第四声,则为上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也就是第一声或第二声,则为下联。
最后,贴对联有先后次序。先贴上联,对应门的右边,后贴下联,对应门的左边,最后贴横批,对应门的上方正中。念对联也应从右至左开始,先念上联,次念下联,最后念横批。
另外,家里有几道门的人家,贴对联也要注意,应该区分时间和空间,从大到小的贴。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一城花雨山河壮,满院春风日月辉”,时间上年比月大,空间上城比院大,所以前者为上联,先贴右边。
在我们这里,如果家里有人去世未满三年,为表达对逝去之人的哀思,是不能贴对联的,因为对联表达的喜庆之意,二者犯冲。要贴也不是不可以,但绝对不能用红色的对联,一般***用***或蓝色的对联。
老一辈人讲究比较多,现在的人贴对联都不兴这个,怎么方便怎么顺手怎么来,其实这就是个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没必要过度较真。对于贴对联的习俗,听老一辈人曾讲过这样一个传说故事,且听我慢慢道来。
每到春节时,除了贴春联,还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家里扫灰,擦玻璃等等,干干净净地过年。
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就蒸年糕,象征年年高。还有一种说法是,把灶王爷升了,用糕把把嘴粘上,这样,上天以后,就不能说坏话了。
临近年底,杀猪,杀鸡,买年货,这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十那天早上,吃鱼,配菜还有豆腐,粉条。鱼代表年年有余,豆腐代表富裕,粉条代表长久。
然后就是挂宗谱,摆供桌,三十傍晚请年。
当然,年三十晚上的饺子是少不了的,新旧交织,子时,鞭炮声此起彼伏,热腾腾的饺子也就上桌啦。吃到有枣的饺子,那就是幸福!来年肯定一顺百顺!压岁钱肯定是少不了了!
[_a***_]接财神,晚上还是来顿饺子。
初三晚上送年,晚上再来顿饺子。吃完饺子,送年。
随着这几顿饺子,这三天年就算过完啦。
过年习俗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
大致上都有:办年货、扫尘、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烧炮竹、烧烟花、庙会、赏花灯等习俗
春节是全世界华人的重要节日,辞旧迎新。周边有些国家也过春节。
每到春节前,家家户户大扫除,贴春联,挂灯笼,贴窗花,门上倒贴福字,寓意福到。准备年货,以前还有祭灶什么的。在外工作的都要往家赶,全家团圆,欢聚一堂吃年夜饭,北方包饺子,南方吃年糕。放鞭炮,唱大戏,接财神,猜谜语赏灯会,拜年走亲戚。孩子们最高兴啦,洗澡换新鞋新袜新衣服,还有压岁钱。
我们徐州人办年货,一般从腊月十五之后开始,无非多买些鸡、鱼、肉、蛋之类。此外,腊月二十五以后,再专门准备制作一些传统风味食品。如用麦芽糖摭糖、用油炸麻叶子(分咸甜两种,是用半熟的烙馍切成菱形,晾干后再炸)、炸油炸果(特制的山芋)、炸丸子(萝卜切碎后拌绿豆面制成)等。另外,要精心剁好够好几天的饺子馅,蒸好够吃二三十天的馒头、年糕。
过年时蒸“年馍”是很讲究的。有实心馒头,有包多种馅料的馒头,有形状奇特的馒头(如枣花、枣山)。其中,有的食用,有的祭祖、供神,有的用来打发乞丐,也有的用来饲养牲畜(这一种馒头,非大户人家不做)。由于馒头讲究多蒸,往往很长时间吃不完,剩下的馒头多出现皮面干裂现象。这时,吃起来味道比较差,但心情却极佳,因为,这种现象,徐州人称之为馒头“发笑”(笑开口)了,预示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富富足足、喜庆有余。即便是家境不好的人家,蒸的馒头虽不多,也要特意留下几下,待其“发笑”后再食用,以图吉利。
扫尘
腊月二十七八前后,家家要“扫尘”(俗称“打尘”、“扫屋”),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室内外和个人卫生大扫除。清扫时家具讲究六面光,器皿讲究亮堂堂。个人卫生一般在除夕或除夕前一天进行,除沐浴外,无论男女老少,一律要更好,俗称不能留“隔年头”。
在我们老家春节,腊月二十三送灶,祈求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然后扫尘,把家里里里外外清洁一下。准备过年时的食品物品。除夕贴春联,晚上放焰火,初一放鞭炮,大家相互拜年。亲朋好友聚一聚,喝点小酒,唠唠嗑。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玩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时的习俗贴春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时的习俗贴春联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13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