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过年习俗,端午节的过年时间是什么

恒布 2025-07-17 3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端午节过年习俗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端午节的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端午节的风俗是什么?
  2.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风俗什么

端午节的风俗是:

1、端午节习俗:赛龙舟

端午节的过年习俗,端午节的过年时间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寓意

2、端午节习俗:佩香囊

端午节的过年习俗,端午节的过年时间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的过年习俗,端午节的过年时间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有哪些

从“名称”来说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五)节、粽子节、浴兰节、菖蒲节(艾节)、女儿节等,还有天医节、草药节、上日等20多种叫法。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按时间起名:如端午、重五、天中(夏至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太阳是一年里最当中的一天)、五月节、地蜡节、五黄节、夏节等。二是按气候、天气、节令起名:如端阳、躲午、正阳、当五汛等。端午接近夏至,太阳毒;南方地区潮湿闷热,多山林地带,容易形成瘴气瘟疫;各种毒虫蚁兽频繁出没;此时又属于南方汛期,容易出现山洪灾害。三是按习俗起名:如龙舟、粽子、浴兰、女儿、菖蒲、艾叶、天医、草药等。此外,还有龙节等称呼,表明端午与龙有关。闻一多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吴越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有不少学者认同。

名称可能并不能完全说明节日的全部来源。现当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也日渐深入,认为传统节日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都有关系。

从“习俗”来谈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的习俗远不止20多种,除了与其名称有关的习俗外,其他习俗多半与时间、气候、节令等有关,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吃粽子和划龙舟。

吃粽子。这个习俗长时间以来被认为与屈原有关,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与《楚辞》均没有明确说明屈原投江的时间,最早记录屈原五月初五投江的是南朝梁吴均所作的神话志怪***《续齐谐记》。在晋代将屈原和粽子及龙舟关联,一则表明在当时屈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是他的气节深受时人敬重。吃粽子纪念屈原是较有代表性的说法,其实还有纪念伍子胥、介子推和孝女曹娥之说,只是屈原说的影响最广。

合浦县群众展示制作的客家风味肉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端午节的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端午节的过年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12952.html

相关文章

幼儿园过年习俗素材,幼儿园过年风俗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幼儿园过年习俗素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幼儿园过年习俗素材的解答...

过年习俗 2025-07-17 阅读1 评论0

回家过年的习俗和讲究,回家过年?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回家过年的习俗和讲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回家过年的习俗和讲究的...

过年习俗 2025-07-17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