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山东鲁西过年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山东鲁西过年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家过年都有什么特定的习俗?
传统过大年的习俗,各地不一,花样繁多,举不胜举,其中一些已经失传,弃之不用,还有一些继续保留着。在西北地区的腊月二十三,也是开启过年大幕的第一天,买灶糖(官名拉板糖)是每家每户不可或缺的事情。
甘肃正宁王录村拉板糖上过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现在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拉板糖纯粮制作,工艺复杂,用粘黄米侵泡、熬制、揉搓、拉拽,一气呵成,冷却后食之软糯蜜甜,嚼劲十足。
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陇东大地上的老百姓把买回来了的拉板糖、贡品果品和宰杀好的鸡鸭供奉在灶台上,三磕九拜灶王爷,然后用拉板糖将灶王爷的嘴糊住,寓意封了灶王爷的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是说灶王爷这天晚上要到天宫汇报人口情况,主人家为了不让灶王爷胡说,就用快融化的灶糖糊住他的嘴。表达了劳动人民追求吉祥安稳的诉求,保全幸福团圆的美好愿望。
大年三十年夜饭早上五六点开始吃,吃到天亮。饭桌上一定要有鱼,预示着年年有余;有青菜,预示着亲亲和和,一家人和和气气,不吵架;不能吃鸭,谐音“压”,意思是好运被压住了。
小年的时候开始打扰房子内的卫生,用扫帚轻轻扫一下挂在房间各个角落的蜘蛛网或者其他的灰尘,然后开始劈柴,把柴火垛得高高的,能劈多少就劈多少,因为风俗的原因,在整个正月里,基本上就不动斧头等金属利器,这也基本上都是男人该干的活。女人们,则开始和面包饺子,包子,豆包,粘豆包,馒头等等,包好后直接拿到外面一冻,等着在整个过年期间食用。还有最关键,也是最热闹的事儿,就是杀猪!这是家里比较隆重的事儿,会把关系好的亲朋好友叫来一起,帮忙把猪抓住,然后用绳子把猪的四肢捆住,绑在案子上,找一个手把利索的朋友,一刀下去,直接搞定,这是个技术活,没有几年的经验,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一刀毙命,因为猪血是用来灌血肠用的,一刀没死会导致猪乱动而无法接到大量新鲜的猪血。
想接着看下去吗老铁?
关注我,继续更新哦。。。。
从饭上讲初一跤饺子初二面,初三盒子往家转(赚)。初四没有什么特别的,随意吃。初五破五又是饺子,说是剁小人,把小人剁碎包到饺子里吃掉,一年不被卑鄙小人算计。初一的饺子素饺子,是祭祖的,不给外人吃,熟话说素饺子不出五服。小时候,物质没有现在丰富,素饺子馅料,就是放点***,粉皮,油条。我们这些孩子都不爱吃,近量躲着不吃。可又如何躲的掉?现在物质丰富,该到我自己去调馅,我用香菇,口蘑,黑木耳,银耳,黄花菜,绿豆芽,调制的馅,大家抢着吃,赞不绝口。
我老家是山东鲁西这边,至今保留着过年拜年要磕头的习俗。一般是同一家族的人,男人在除夕晚上去村里有长辈的人家挨家拜年磕头,女人是初一早上挨家拜年磕头。小孩子们往往跟在后面,到每家都给孩子们糖瓜子之类,这时候最开心了😃,想想特别有年味,已经很久没见过那种场面了!
山东哪个地方的民风民俗最有特色?
说说我的家乡济宁,济宁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而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圣人也都是在济宁诞生。
济宁文化残留了许多古人留下的遗迹,如孔子、孟子、诗仙李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民俗祭孔大典: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庙举行的隆重祀典,是民族盛世
。
你好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其实民俗是民间民众的生活风俗文化的一种生活习惯,山东民俗文化由古至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谋职、等原因不断发生地城之间的交流、民俗演变形成的。
山东素称齐鲁之邦,礼仪之乡,在鲁中地区以农村文化为特色,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都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地区渔家风情浓郁,粗犷奔放,鲁西地区传统深重,是孔孟之乡,。
早在2006年,山东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高密的扑灰年画就被国家选为第一批非欤质文化遗产。
杨家埠年画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年画题材多样,吉祥活泼,色彩鲜明,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山东的面塑,剪纸艺术,海阳大秧歌等。这些都是山东最有特色民俗。不知道我的回答你是否满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东鲁西过年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东鲁西过年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0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