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习俗图片可打印幼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过年习俗图片可打印幼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十六周岁,过年吃白鸡!这个农村风俗你们那里有吗?
三十六周岁,过年吃白鸡!这个农村风俗你们那里有吗?
至于这个风俗问题,俗话说,出门三五里,各处各不同。一般来说,地域不同,有些风俗习惯还是有点不相同的。
我住在大别山腹地的山区农村,在我们这里,对于提问者所提的这个有关三十六周岁的风俗也很重视。但与提问者那里的习惯还是有点区别的。
在我们这里,视三十六周岁为人生寿相的第一道坷坎,无论是男是女,在满三十六周岁时,组织自家的亲朋好友,都或多或少的办几桌酒席,予以庆祝。一般是男做进,女做出。也就是说,男人在满三十五岁进入三十六周岁那天,举办酒席庆祝自己顺利的进入到三十六岁,提前预祝三十六岁全程平安顺利;女的在满三十六周岁当天举办酒席,庆祝自己顺利的过完三十六周岁步入三十七岁的年龄。
一般,在我们这里,男人在办酒席庆祝自己满三十五进入三十六岁的同时,一般都要穿一套白色的衣服。这套衣服或是自己提前添制、或是自己的姐妹为其送上的,姐妹在送其一套白衣服的同时,也要带送一只白公鸡的。这些门道具体怎么个说法,在我们当地也都不一至,反正就是说这样操作,是为了满三十六岁者一切皆好。
所以,在我们这里,没有满三十六周岁过年吃白公鸡之说,一般都是在生日当天庆祝一下即可
春节马上到了,大家讲讲自己小时候家乡过年的一些风俗文化吧?
谢邀回答:说到小时候过年,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自己孩童时过年的情景,我小时候,也是60年初期,那个年代是物资非常贫乏的年代,非常盼望过年,过年可以吃到几粒糖,可以得到几分钱的压岁钱,可以穿新衣服,(过完年,新衣服又被父母装进箱子里,等明年再穿)最开心的是邻居窜门,看见长辈叫一声好听的,有可能会得到一粒糖,或几粒香瓜子和西瓜子或者是云片糕。到了晚上,条件好的人家会燃放爆竹。有钱人家的孩子很骄傲,他们拿着爆竹想什么时候放就什么事候放,我们穷人家的孩子只能呆呆的望着,希望早点能听到爆竹声⋯。这些过年事实在现代的年轻人绝对是不会相信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可我们确确实实是这样子过年的,而且这样子的过年方式保持了很多年!
小时候出生在江苏苏北一小县城,民风淳朴,敦厚,四五岁时住县医院大院。有一年过年前医院食堂要杀一头养了一年的大肥猪,分给全院医务人员。那年应该是六十年代末,一早起来听说食堂要分猪肉,都跑到食堂门口看杀猪,哈哈,里三层外三层把杀猪地围的水泄不通。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杀猪是怎么回事,先洗再刮毛然后猪脖子上放血,然后一块块切下来放在地上,全院每家都分到一大块肉,那个激动劲甭提多高兴了。全院上下喜气洋洋,兴高***烈,过年的氛围浓厚热烈,年味十足,几十年过去了这一幕历历在目,久久不忘。
过去过年在我的家乡,阴历二十三后街上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开始卖鞭炮,对联,灯笼,土特产。往常赶集分大小集,大集时街上人还多一些,不逢集时候街上稀稀拉拉没几个人。过年前不同,阴历二十三后天天像大集,人头熙熙攘攘,接踵而至,热闹非凡。我那时天天泡在街上,图的就是个热闹,那个摊位放炮仗赶紧跑过去看热闹,还能从地上捡几个没响的攒起来过年再放,几天能捡一大把。
从初二开始各乡、各村,县文化馆陆续在街上演出。有狮子舞,踩高跷,花鼓戏,大秧歌。有唢呐,锣鼓,柳琴戏,猪八戒背媳妇等,好多好多。从初一基本上热闹到正月十五后,天天都有,那时小天天都跑出去看演出。也没有电视也没有春节联欢晚会,天天玩的不亦乐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眨眼年就过去了,那时心里那个美啊就盼望天天过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再也体会不到幼时的喜悦和期盼,这种再也不现的浓浓年味一直在心里最深处珍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习俗图片可打印幼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习俗图片可打印幼儿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05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