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仙居过年的习俗有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仙居过年的习俗有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仙居有哪些习俗?
1十八罗汉
民间舞蹈十八罗汉源于南北朝时期“18强盗皈依佛门”的故事。相传十八位强盗天良不泯,经神仙点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此造福人寰。所以十八罗汉表演旨在劝人从善行走正道,是一种***和哲理交融的舞蹈表演艺术。
2、卵石镶嵌技艺
仙居地处浙东南山区,母亲河永安溪有众多表面光滑,图纹、颜色和形状均不相同的河卵石,仙居古代劳动人民师发自然就地取材,创造性地把卵石运用到了古建筑装饰艺术之中,深浅相间的石子图案与古民居的建筑色彩非常吻合,在仙居整个古民居的建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跳跳马
最先流入县内官路镇桂坑村,有“桂坑马”之称。跳跳马(灯)是由扮演者骑着马匹(指马灯),按一定阵式跑动。马灯以竹作架,用纸糊成,分前后两半系于扮演者腹背。跳跳马马队由28 人组成。
4、仙居花灯
仙居花灯是浙江省仙居县特色传统工艺品,元宵节节日习俗。历史悠久,分布很广,种类繁多。如横溪、板桥的板龙灯,高迁上屋村的长旗灯,朱溪、下各的跳跳马灯,下塘村的鲤鱼跳龙门灯、田市镇水口山村的卷地龙灯,前王村的轿里狮子灯、推虾灯等等。
5、叠罗汉
相传始于南北朝,距今有1500 多年历史。约在100 多年前流入县境,盛行于安岭、横溪一带,常于每年“七月七”举行活动。表演内容和形式取材于民间传说《十八强盗皈依成佛》故事情节,由120 余人参加。
仙居有哪些节日特色
仙居,闹花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每年元宵闹灯,一村闹花灯,闹遍四邻村,平时还有庙会迎灯、重大庆典灯会等活动。闹花灯已成为仙居民间主要的风俗传统,而***无骨花灯则在传统的灯会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中华第一灯”。
仙居十四羹做法?
仙居十四羹,是台州一带的风俗习惯,家家户户总要搅起菜羹吃一餐,流传下来就把这种烧法叫做“十四羹”。
烧菜羹的食材一般以猪耳朵、毛芋、豆腐干、豌豆、鸡肫、香菇、蘑菇、冬笋、玉米、芋头、面碎、年糕、胡萝卜等为原料,用来搅拌粉类有红薯淀粉、玉米粉、米粉等等。不过现在烧菜羹也是平常食谱了,想吃的时候随时可以烧,食材也可以按自家喜好随意变换添加,我倒是觉得这道羹的最佳好处是食材丰富,营养均衡,既当主食,也可作菜,简单而美味。
首先得准备食材,然后将所有的食材洗净,切成小丁。肉剁成肉末,加适量盐、淀粉、料酒、生抽拌均腌制10分钟。锅中放油,烧至五成热时下入肉末滑炒,随后放入胡萝卜丁、土豆丁翻炒,再放入蘑菇丁、豆腐丁,加盐、料酒、生抽翻炒均匀。
加适量水,放入粉条、豌豆、玉米粒和栗子,煮至食材熟透,取适量淀粉加水搅拌成水淀粉,锅中调好味,把搅好的水淀粉徐徐倒入锅中,一边用铲子搅拌防止巴锅,待汤羹变成透明状就是淀粉熟了,撒上葱花,食材丰富、营养均衡的“十四夜羹”就可以出锅啦。
仙居十四羹是仙居人在十四夜吃的羹。
食材:能煮能切丁的食材近十种;盐酒油芡粉。
做法:
一、准备
1.所有食材切成丁状。
2.番薯粉放水泡好。
二、开火
2.再放入需要炒的东西:南瓜,笋干,萝卜等。煎的东西最好先起锅,不起锅也成。
3.加水烧开。依次放入只需要煮的东西:瘦肉,玉米,油泡,豆腐皮,南瓜藤脑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仙居过年的习俗有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仙居过年的习俗有什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0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