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回汕头过年的习俗,潮汕回来要隔离吗

恒布 2025-06-03 23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潮汕汕头过年习俗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潮汕回汕头过年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汕头过年有什么习俗?
  2. 潮汕大年初七盛行吃的“七样羹”是什么来的?
  3. 潮汕地区的“拜老爷”习俗的由来是什么?

汕头过年有什么习俗?

汕头过年习俗浓,初一十五全拜神

年关冬至一经过,大张旗鼓拜天宫。

潮汕回汕头过年的习俗,潮汕回来要隔离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过年皆吃端年饭,美酒佳肴海鲜荤。

烟花礼炮乡村放,阵阵花炮响天空。

吃罢年饭守守岁,初一其本不出门。

潮汕回汕头过年的习俗,潮汕回来要隔离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初二家人不乱走,若走全是走至亲。

对亲喜说恭维话,升官发财送佳音。

其他习俗皆相同,唯有拜神特兴隆。

潮汕回汕头过年的习俗,潮汕回来要隔离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潮汕大年初七盛行吃的“七样羹”是什么来的?

谢邀、关于“七样羹”确实有这样的传统,这里就简单说明一下:

25日大年初七,在潮汕地区,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七样羹”(又称七样菜)。这一传统习俗缘起于潮汕先民对春、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恩,至今仍盛行不衰。

事实上“七样羹”是指将其中不一样的菜放在一起烹煮,这七种蔬菜通常指白萝卜、韭菜、春菜、芹菜、***、厚合(莙达菜)和蒜。同时这几种蔬菜都含有美好的寓意,例如芹菜是希望越来越勤快,吃蒜表示会算数、有钱赚,春菜代表春回大地,韭菜象征长长久久,***则代表要清清白白、雇佣的伙计也要清清白白。

并非一成不变

“七样羹”虽然每年都会吃,但是并非一成不变,如今潮汕人吃“七样羹”通常并不局限与这七种蔬菜,很多时候也会将自己喜欢的蔬菜一同进行烹煮,甚至有些尤其喜欢蔬菜的会加到十几种以上,花样也是五花八门。

过去做“七样羹”仅将七样蔬菜一起用清水煮。然而现在这道传统佳肴已经成为了许多人餐桌上的选择,而在大年初七这一天,潮州、汕头的酒楼餐厅都会有这道美味的“七样羹”。

千年习俗

而根据《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晋时,南人以七样羹为羹”,可见这种习俗是历经千多年保留至今。

同时无论是在潮州、汕头以及全国习俗中,正月初七为人节,源于古代中国神话。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中国传统节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潮汕地区的“拜老爷”习俗的由来是什么?

这话说来就长了,这和***身份认同有关。华夏民族从北向南的大规模南迁第一次是商朝末年吴越先祖,笫二次是战国末年,第三次是两晋南北朝,笫四次是宋末。潮汕人是汉族河洛分支,可能是西晋灭亡时衣冠南渡的一部分在东晋南北朝受排挤而迁往福建,在福建休养生息形成独特的渔家文化,在宋末因抵抗元军异族而南下潮汕此后越来越封闭种群对同为***的客家人也不认同。潮汕地区是宋末抗元的根据地之一,因而纪念殉国将士的传统流传下来,但因统治者的压制和满清入关,而把纪念人物模糊化为“文天祥”“大老爷”,因长期偏离正统与世隔绝而形成独特的潮汕文化。。。

在潮汕地区,“老爷”并不是“外公”(姥爷),也不是对官绅的称呼,而是对神明的尊称,特指伯爷公、土地公、灶神、妈祖等下界诸神。

虽然中国其他地区现在已很少称神灵为“老爷”了,但“老爷”一词其实并非源自潮汕地区,宋代就已有文献记载“老爷”的,比如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有“自号老爷,亦称 天大圣。言有神通,与天通,能救人疾患。”金朝《金大安砖刻》也有“大安二年四月三十日未时,老爷感化赵门白氏,舍地建庙。”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夏雪》也有一段记载:

此几处记载的“老爷”均指神明,但随着时代变迁,中国其他地区现在祭神活动已不再普遍存在,唯有潮汕、湛茂等南方少数地方延续祭神的传统,也一直保留着“老爷”的称谓。

潮汕地区的很多习俗都源自唐宋的中原地区,在宋代以后,中国很多地方几经战乱和改朝换代,很多语言和习俗都发生了改变,甚至消失了,但作为来自中原地区的遗民,潮汕人却顽强地坚持着先人祖训,潮州话保留了古代发音和用语习惯,潮人保留着中原先民的各种生活习惯,而各种习俗比如祭祖、七月半中元节、古清明、过冬节以及本文提到的“拜老爷”也都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后来潮人又不断向西南迁移,语言和习俗也因此影响广东西部的湛江茂名地区和海南岛,近两三百年来,潮人还大批下南洋,今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华人习俗都因此大受影响,比如很多地方都有“伯公庙”、“妈祖庙”、“三山国王庙”等,农历新年时东南亚潮人也会举办大型的“拜老爷”仪式

而“拜老爷”并不能单纯认为是迷信活动,“老爷”其实是潮人心中的精神寄托,一声“老爷保贺”其实也只是坚定内心的信念而已,想来每个潮人心中都是有自己的“老爷”的。因为“老爷”在,所以潮人在远行的路上,不再孤独。

我是六甲番人,也是潮人,敬请大家关注。

不才居中原,也一样有祭祖,清明,中元节,还过二月二,也有三月三等等,不过这里不拜老爷,过去普遍拜老奶,现在也有个别人,多是老人还在拜老奶……也不知道老奶指何神明……

潮汕地区拜老爷,不仅仅是逢年过节,连每月的农历初一十五,甚至平时遇上了灾难困惑,潮汕人都会求助于神灵的指点迷津。

拜老爷习俗的由来

潮汕地区拜老爷,源于对神灵的敬畏及祖先的尊崇,很多人心里上依赖于神灵和祖先的保佑。通过祭拜老爷,祈求神灵和祖先的保佑,达到心里安慰和平和,古往今来,已经形成了当地的一种特色民俗文化。

这种特色民俗文化,最早起源是对土地的崇拜,是由古时的伯公祭祀发展而来。对土地崇拜导致土神的产生。土神,土地之神,古人称为“社”,潮汕人则把它叫做“土地公”或者“伯公”。

在以前的乡村,各乡各村都有祭祀伯公的传统;祀奉伯公,保留着上古上神春祈的遗俗,祈求的是一整年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五谷丰登、大小平安

神灵老爷体系的庞杂

渐渐地,扩展辐射到所有的神灵,民间尊奉的神灵体系比较庞杂,融入佛教、道教信仰,自然崇拜,以及祖先先贤崇拜等多方面:除了最早的土地爷,增加了主管天空气象的天公,还有主管小孩平安的公婆母、有主管农业的三山国王、有主管读书进仕的孔子爷和韩文公,还有管全面的玄天上帝等等。

为什么称神灵为“老爷”?

之所以将各路神灵统称为“老爷”,和称呼官员一样,是因为人们把神灵世俗化、人格化。明清时期,潮汕地区的每个乡村都建有神庙,而且一般建在村庄里面,实行人神同居同住。如今,绝大部分乡村依然保留着,当地俗称“老爷宫”。

潮汕地区,老爷众多。有仙,有佛,有神明。潮汕人为什么这么虔诚呢?这是有原因的。

大家可能会说潮汕人迷信吧?也不一定是迷信,因为潮汕人都相信头顶三尺有神明。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约束,不仅可以约束我们人,做事不要过于出格,也可以为我们人壮胆,做事的时候,可以大胆的去拼去闯,因为行的正做的正,自然有神明护佑,可以逢凶化吉。潮汕人,就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们出外闯荡,多数都能闯出一片天地来,出人头地。

其次,很多神明,都是有***原型的。比如文天祥大元帅啦。在潮阳地区,经常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就是纪念文天祥的。这是对古圣先贤的一份尊重和纪念。又如妈祖,那也是真有其人啊,特别是出海的人,更加要拜拜妈祖了,俗话说行船走马三分命,没有神仙的保佑,那是不安全的多啊。再如三山国王伯公关圣帝君等等,都是潮汕人的精神支柱。

玄天大帝啦,玉皇大帝啦,三清,这些是道家的。潮汕有个玄武山,那里就佛道都有,一家亲。佛啊菩萨啊,很多很多。总之潮汕人是不拘小节,只要值得尊敬,通通都敬重,都恭拜。

这拜老爷这方面,也体现出了潮汕人的一个特点,大融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潮汕回汕头过年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潮汕回汕头过年的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04160.html

相关文章

兰州过年的习俗50字,兰州的过年风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兰州过年的习俗50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兰州过年的习俗50字的...

过年习俗 2025-07-19 阅读7 评论0

过年吃腊猪脚的习俗,吃腊猪脚的好处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吃腊猪脚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过年吃腊猪脚的习俗的解答...

过年习俗 2025-07-19 阅读9 评论0

过年啥习俗你知道多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啥习俗你知道多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过年啥习俗你知道多少的...

过年习俗 2025-07-19 阅读9 评论0

介绍过年习俗幼儿园,幼儿园介绍春节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介绍过年习俗幼儿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介绍过年习俗幼儿园的解答...

过年习俗 2025-07-19 阅读8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