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闽南过年有趣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闽南过年有趣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闽南人的春节习俗?
1、筅尘日
闽南地区过年的时候有筅尘日的习俗,这是年终的大扫除。人们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叶、榕树枝叶,或用稻草、甘蔗叶等扎成长长的掸子,用来清扫屋角梁上的灰尘蛛网,同时也用“桌布巾”来清洗各种农具、物品。“筅尘”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清洁干净,以便能清清爽爽过个年,同时也是为了驱除病疫,扫除瘟物,祈求来年平安。扫完尘,扫把上的嫩竹枝叶、稻草、甘蔗叶等一般都不会丢弃,而是收藏起来,待到除夕夜时,再拿出来,用来作燃料,以便进行跳火群仪式。
2、蒸碗糕
在“筅尘”节之后,很多的人们在闽南一带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晋江、石狮等沿海一带,为过好春节,还要蒸“碗糕”,这“碗糕”也称为“发糕”。在闽南语里,年糕是越“发”越好,因为“发”就是发财、发达的意思。蒸“碗糕”得先“发酵”,所以“碗糕”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发家致富。而且,米粉发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顶部就会裂开,寓意为“笑口常开”,象征全家幸福安康、欢欢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顺顺利利。
3、敬天公
敬天公是闽南地区每一年正月初一最为隆重的仪式,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向上天祈福,今年丰收平安。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敬天公祭祀活动会一直持续到大年初四这一天。
1.拜年:亲友互相往返拜年,互道恭喜,祝福对方来年事事顺利、身体健康。
2.穿新衣:新衣代表万象更新,尤其是小朋友对新年的期待,有一套自己喜欢的衣物,从帽子、衣服到鞋子全是新的,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
3.行春:新年第一次出门,通常会到庙里祈福,祈求新的一年事事顺利。尤期会注意出门时的方位,先往东走走会大吉大利,就鲜少有人会往南走的。
4.开门、关门看吉时:开门、关门本是件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在初一这天就显得隆重,因为农民历上都有注明几时开门、关门是大吉,所以大家宁可按照时间讨个吉利。
5.禁忌多:新年期间凡是认为不够吉利的事,都被列为禁忌之列,如:不能口出秽言、不能骂人、不能倒垃圾清秽物、不能用刀剪、不能白天睡觉、不能煎粿等。
6.早餐吃素:这是以前农业社会,一般吃荤家庭唯一一定吃素的一餐,是祖先们怜惜万物的仁爱之心,现代的想法认为初一吃素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前一晚的年菜太油腻,清肠胃也有益健康。
泉州过年的习俗有哪些?
说起过年啊,我们这里除夕夜那晚上大家伙一起吃团圆饭之后就会出门了,放烟花啥的,到了十点多就是去各个庙宇守,我们这叫“留庭”,一直到凌晨五点左右才会回家,
初二初三,我们这边有郭家的“请火”一年一次噢,还有初六初七“陈家的大迎”三年一次呢,都特别热闹,初九呢拜天公,然后元宵节还有迎灯,
反正过年是很嗨皮的。
泉州过年习俗特别多。大年腊月三十、小年腊月二十九,此日是农历一年里的最后一天,也指最后一天的晚上,故称除夕。除夕,泉州俗称“年兜”,为一年之中最为重要最为隆重的节日,习俗也是十分隆重精彩的。年前要进行大扫除,称为‘扫尘’、‘***尘’。 将家里家外打扫干净,不仅要“清洗各种器具,掸拂尘垢蛛网,拆洗被褥窗帘,在乡下还要打扫圈养牲畜、栽种蔬果的后院。那么除夕当天要做有哪些呢
跳火堆
一家人围绕在火堆旁,身手矫捷的年轻人可从火堆上一跃而过,小朋友则由家长抱着从火堆上跳过,上了年纪的老人则可以从火堆边跨过去。
甘蔗顶门
除夕,拿两根贴上红纸的甘蔗放在古厝大门后,这叫“竖年”,让甘蔗依靠大门,意为“家门不倒,事事顺利”。 因为闽南语中“蔗”与“佳”读音相似,由此把甘蔗放在门后,也有着“新年进入佳境”的说法。
敬天公
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泉州民俗认为年兜日是全年祭祀祖先最重大的节日。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除夕……至夕,祭先及神,谓之辞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闽南过年有趣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闽南过年有趣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04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