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临高人过年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临高人过年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临高订婚习俗?
临高订婚主要分几步,首先是一对新人由双方家长按照风俗选择良辰吉日,定为婚期,并根据婚期,敲定订婚之日。
到了订婚之日,男方将会准备各类蔬果、喜饼、乳猪肉、饮料、酒类以及礼金送到女方家,而女方家也会退回一些东西,各种程序均是按照旧俗而行。
我们海南有种习俗,人过世后都会大摆宴席,而且还摆上几天几夜,你们那里有吗?
本人儋州本地人,看他们说的都不太准,更正一下,不是所有的去世亲人都摆七天,一般都会找师傅以逝者的生辰八字挑出殡时间,有的第二天就出殡了有的没好时辰的话会晚点,还有摆酒席一般是出殡完了之后摆的一般是以招待出殡时相送的人员为主~毕竟他们是送逝者最后一程的人,作为家主摆上几桌酒菜给客人饱腹这不应该嘛?至于你们说的红包,我就不太能说的清楚了,不过我的理解是家里有人逝世,办理后事都需要费用,给红包也是亲朋好友给你的一点心意和帮助~还有不是百岁老人才当喜事办,80岁就达到喜事的标准了~不过年龄越长越厉害就是了~百岁老人逝世基本都不会有人忌讳的~属于光荣~各地都有自己的风俗,说来说去无非都是对已逝的亲人的一种纪念放弃~没有好坏~
海南待了有十年以上,居住过的市县有四个以上。所以结识海南各个市县的朋友挺多。红白喜事也遇到过不少。
首先我觉得文昌海口最忌讳白事,一个村里有人过世了,几乎除了亲人,不说邻居了,全村人避你家如瘟疫,听说去买菜别人看你手臂带孝避如蛇蝎…不说了,估计我也是片面之词,了解的朋友可以说说。
临高那边规矩好多,有个朋友父亲辞世,他作为长子感觉做完孝事半条命也去了。基本是天天跪坐在灵堂前,不洗不漱,除开上厕所能暂时离开,吃饭有人送。七天算短,半个月正常。等发葬了,孝子基本也要病倒了。
白沙县那边喜事参加过几次,感觉挺原生态的,听说早几年只要姑娘成年了,可以外出类似结庐自居,自己招情郎,挺美的。
儋州白事是按辞世老人年龄,***如是那边风俗认为的高寿,是不贴白的。当喜丧,亲族好友守灵可以玩牌喝酒…发丧后所有人齐聚一堂吃吃喝喝…虽然这样人情味浓厚,但感觉这有点过……还有幸参加过儋州一朋友奶奶的百岁寿宴,定的糕点是让抢完的,宴席上的饭碗,事后也让一抢而空。听说是为了沾百岁人瑞的福气。挺好的
不赞成你的这种说法!你这样讲可能会误导别人以为海南的丧葬习俗都这样。其实海南各个市县习俗差异很大。像琼海文昌定安这些地方,村里有人过世家家户户大门紧闭的谁跟你大摆宴席?这些地方丧葬仪式比较简单,一般一天最迟两天就会下葬。花费较少。但总感觉人情冷漠!
要说丧葬仪式比较隆重也比较复杂的应该是儋州跟昌江了。这两个地方风俗有很多相似之处。说说昌江吧!这边的人过世后一般7天后才下葬。子孙得守孝七天,也有14天或者21天的。像大年三十老人去世的基本上是放在家等过完年十五后再处理后事。而有些年轻早逝的一般是3天或者5天。当村里有人去世时,同村村民不论姓氏都会主动来帮忙,没有推脱不来的。因为谁家都有老人,这种帮忙也是互相的!再说没啥可怕的!我奶奶去世时是我和我妈跟婶婶给洗身换寿衣的。按习俗长子要守棺,我记得我爸每天晚上都拿椅子睡在奶奶棺材旁边直到第七天下葬为止。这几天是不能去别人家串门的,否则对屋主一家不吉利。谁都晓得所以很少有人犯这种错误。
虽说七天才安葬,但不是每天都大摆宴席的。第二天“入屋”(入棺的意思),当地风俗人过世第二天中午要入棺。这天亲友们都会来看逝者最后一眼。入棺后即是真正的永别了!这一刻家属情绪会非常激动哭得天昏地暗的!仪式完后一般都会摆上好几桌招待亲友们和一些过来帮忙的人(包括村里人)。第六天仪式是最隆重的,这一天宗族男女都要披麻戴孝跪拜,已出嫁的女儿要杀猪回来祭拜。家属还要请乐队来吹笛打鼓,哀乐曲吹得催人泪下……这天会杀猪杀鸭很隆重的去招待来吊唁的亲友们!第七天即是“出山”了(下葬的意思),待送棺队伍送棺出去时来喝酒席的人就开始大吃大喝了,少则二三十桌,多则七八十桌的都有。当然这一天的酒席是要收份子钱的。村里人也同样要出。可整个丧礼算下来依然要花费几万块。虽然花费很高,***这些年也到处宣传厚养薄葬,但是作用不大!长久以来的习俗已根深蒂固,人们心里依然认可这样的丧葬仪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临高人过年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临高人过年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0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