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的习俗初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过年的习俗初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二拜年,有哪些习俗?
春节期间是一年之中难得休闲日子,但也忙碌得很。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走亲戚。再苦再累也的联糸亲情和乡情。初二这天基本上有两大仪式:祭财神和拜岳父岳母。我国民间财神主要有文神比干,武神关羽和道教正财神赵公明。文神比干是商纣王辛的叔父,因多次劝谏纣王,纣王说:“吾闻圣人有七窍,今剖汝心观有几窍”。世人说比干无心,办事公正不偏不倚,遂供其为财神。关羽是忠义,勇武的化神,一般经商者多供关云长,祝愿自已财源广进。赵公明又称赵公元帅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佧去坛真君"之神。是教教中玄武之神,民间多供赵公元帅。范蠡是春秋时越国大臣,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后逃到北方经商大贩牛羊富比王侯,自称陶朱公,因为是商人鼻祖,所以,也称范蠡为财神。拜财神时要供猪羊鸡鸭鲤肉,中午吃馄饨,谓之元宝汤。此外,初二也叫姑爷节,迎婿日。特别是新婚夫妇首次回娘家仪式特别重要。姑爷进门,小鸡丢魂。女方娘家是要隆重热烈招待的,其中也有规矩的,姑爷不能看家谱,拜祖宗。中国的过年习俗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充满人情味,充满孝道。这是我们数千年文明生生不息的动力。
你们那里过年的习俗,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都做什么?
我是山东日照的,我们这里正月初一要早起放鞭炮,在家里“发纸”,(即烧纸),意为早起好发家。谁点起第一声鞭炮就意为本村第一,其实就是讨个彩头。这一天是最热闹也是最忙碌的一天,大人小孩忙着拜年,先从长辈和年令大的人拜起,长者们在家准备酒菜水果等迎接拜年的,有些人还要喝上几杯酒才走,孩子们更是欢天喜地,收压岁钱(名曰磕头钱)和各种吃食。初二出嫁的闺女回娘家,进门点燃鞭炮热热闹闹全家欢庆。初三以后就会各自外出走亲访友。
春节从初一到初六各有哪些习俗?
大年初一至初六的习俗如下:
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初二、金犬报春。亲眷互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摆酒筵。
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路路通。
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开,无人不送穷。
这就是千年流传的年俗,千年传承习俗的仪式就是年味。这种古老的过年习俗,正在被现代科技文明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所遗忘…。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尤其是初一到初六,要遵守的习俗和做事的讲究更是必不可少。
初一,家里不准扫地,传说初一在家里扫地,会扫走家里这一年的好运气。
初二,女儿女婿回门看望岳父岳母的日子,这天好多的女婿会被灌的酩酊大醉,小时我们常在这天跑到街上看醉汉出丑。
初三,传说是古人口中的“赤狗日”,据说这天出门会与别人发生口角,所以不宜出门,但是现在好像没人在意了。
初四,祭财神,迎灶王爷回归,所以一般初四大家不会出门,会在家里吃饭,迎接灶王爷。初五,是“赶穷”的日子,家家户户会选择在天刚亮的时候在家门口放鞭炮,把家里的穷气赶跑。
初六,顾名思义就是“六六大顺”的日子了,许多商家就会在这一天开门,所以经常在初六清晨就会听见许多商家在门口放鞭炮,普通的家庭也会把家里的垃圾全部扔出去。
这是多年以来春节形成的习俗,当然,现在好多人已经不是很在乎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的习俗初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的习俗初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02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