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最有特殊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过年最有特殊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春节中最特别的习俗是什么?
每逢过年,我们整个大家庭都会一起回到家乡,也是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每次我妈他们都会做糯米腊肉丸子,
我超级喜欢的一个菜,这个应该也算一分菜吧,我基本上一顿能吃3个,想想都开心,我那个220斤的弟弟更厉害,他吃这个很搞笑,每次丸子一上桌,他会把筷子当叉子用,一根穿两个,一次能夹4个放进他那个不是很大的碗里,而且一般他还要这样夹第二次,对于这一点我真的是望尘莫及。
然后,特别的来了
拜祖先,这个大家应该都有经历吧,但是我不懂为什么我总感觉有些步骤不对。首先是摆满一桌的好酒好菜,然后放碗筷杯子,碗里有饭杯里有酒,做好这些之后,把事先准备的錢纸放到铁盆里烧,那个烟,整个房子好像火灾一样,然后长辈们就安排我们去桌前磕头,整个流程弄完起码半个小时,整个环境都被浓烟填满,那个呛啊,我是真心受不了,长辈们每次都笑我们小孩,这点烟都受不了,其实我很想问一下,为什么不能把这个放到室外去做呢,或者把錢纸拿到门口烧也好吧!呵呵,这就是我的新年必须经历的一个习俗。
各地过春节的习俗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例如过年吃水饺,走亲访友,贴春联,放鞭炮,基本上各地都有,不同之处就五花八门了。
我老家最特别的习俗就是拜家谱了。每年大年初一,各户人家都早起,吃饭,出门拜年,拜完后就都不约而同地聚在村广场上。族长拿出家谱,村里今年哪家有生男孩的就报给族长,族长把新生儿名字填在家谱上,此称续家谱。而生女孩的家庭是不能报的,因为女孩不上家谱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几百年都没有变,到现在我们依旧遵循。续上家谱,生孩子的家庭会撒喜糖,放鞭炮庆祝一下。
接下来就进入正式的拜家谱环节。首先在舞台中央摆上香案,把家谱供在上面。全村人从辈份最长的一辈开始,每辈人整齐排列,集体给家谱磕头,以示对家谱的尊敬和全村人的团结。一般最长的辈份和最免的辈份人数比较少。中间辈份的人员壮大,拜家谱的时候黑压压一片,场面十分壮观。最免的辈份拜家谱十分喜庆,很多未入学的孩子也加入,学得有模有样,大人看了有的叫好,有的开怀大笑。
除了拜家谱,我家乡过年如果有大户人家去年有了孩子,也会请大家吃大锅饭,全村人在一起十分热闹。还有我的家乡初三不能走亲访友,初三只能去家里有人去世的人家,后来我们每年同学聚会经常会安排在初三,因为那一天大家一般都比较闲,都不能走亲戚,就正好聚在饭店吃饭。
特别的习俗我感觉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还有我家俩宝贝在膝下承欢,老人给准备好吃的小零食,我们围在桌子旁打***咯😁这是最幸福的一件事,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环节,年三十晚上大家围在桌子旁守着电视机里的春晚,直到守到零点,我们才想睡一会,五点多早起来跟着同宗的长辈出门拜年,出去一圈回来天已经亮了,回来收拾收拾老公和老公公还有叔叔伯伯就要出去上坟了,这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每年都是这样😊,上坟回来全家就开饭了,大早起是要吃饺子的,正月一直到初六七都是在走亲戚,不过小孩们可是高兴了,可有的压岁钱收了,回娘家了还可以看相亲乐晚会,大人小孩准备的节目,不禁一笑,孩子们在春节是最愿意出门的,可以花钱买棉花糖🌸,棒棒糖,泡泡糖,口香糖,各种零食各种买
春节的习俗有很多,比如说大年三十上午贴对联,中午吃团圆饭,晚上下午三四点接财神,晚上放鞭炮吃饺子,大年初一天不亮起来拜年等等,***俗很多。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从初二开始的出门走亲戚。
胶东这边的习俗,正月初二开始,要走亲戚,当地叫做“出门”。而且哪天该到哪里出门走亲戚从老辈子就约定俗成的传承下来。因此,出门走亲戚是春节里面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般初二开始是到舅舅姥姥家,初三岳父岳母家,初四姑姑姨家,初五姐夫郎舅家。如果连襟多又离得远,那要一连好几天走亲戚。
过去走亲戚有很多讲究。用褪了皮的柳条编的篓子,里面先铺上鸡皮手巾或包袱,再往里装出门的东西:有大枣饽饽,花饽饽,桃酥饼干,几瓶白干酒。饽饽有讲究,不能放单数,必须是双的。另外,不能拿五个或十个饽饽,因为丧事才是能拿五个或十个饽饽。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我的头像关注,每天更新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最有特殊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最有特殊的习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9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