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舞狮的习俗照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过年舞狮的习俗照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以前过年,许多县城或小镇的大年初一都有舞狮拜年的习俗,现在还有此习俗吗?
记得小时候,每当放寒假最盼望的事情,便是过完年之后和父母去外婆家。父亲都会准备一只二十多斤的腊肘子,说是走娘家必备之物。
外婆和舅舅所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小乡镇,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都有舞龙舞狮的习俗,舞狮由两个身形矫健的年轻小伙子,带领着长约三十几米的巨龙,从乡镇街道上的入口一直挨家挨户的拜年。
每当舞龙队来到一家住户,从这家住户大门穿堂而过,绕了一圈过后,大厅正中心摆放的桌子上都有提前准备好的礼品,稍微贵重的有香烟、腊肉,其次就是手帕、面条、香皂。当然还有红包,也就是现金,但红包却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这时候,就要看两位舞狮的年轻人大显身手呢!
红包的面额大小不等,但也不会太少,这家住户会在他们的二楼阳台上,支上一根竹杆,竹杆顶端系上一根红绳,红绳上则拴着包有现金的红包,从二楼垂直向下,离地面约莫有五六米高。
两位舞狮的小伙子,即使将身体叠加,也够不着红包,怎么办呢?他们会搬来一张四方桌子,再将一把竹椅支在桌子上,举着狮头的踩在他同伴的肩膀上,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将红包收入囊中。这期间,自然少不了节奏有致的敲锣打鼓,和鞭炮对他们行为的助威和围观人群的呐喊声。
记得有一次,我非常***的担任了舞龙大队的成员之一,舞龙大队的人数有十七八位,龙头很沉重,而舞龙头的难度也最大,而做为才十多岁的我来说,顶多也只能夹在龙身中间打一打酱油。
最高兴的事情,是到了正月十六,舞龙大队开表彰大会,我凭借自己的劳动得到了人生第一份工资,一个脸盆和一根手帕,再加一坨香皂。
儿时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此。
春节醒狮风俗?
春节醒狮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风俗活动之一,通常在除夕或正月初一举行。狮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祥瑞,因此醒狮活动也象征着迎接新年的吉祥和祥瑞。
活动中,一些年轻人会穿上狮子服装,用各种技巧和动作模拟狮子的动作,同时伴随着锣鼓和爆竹声,并沿着街道走动,以庆祝新年的到来。此外,醒狮活动还具有传承文化和凝聚社区的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丧礼上舞狮习俗的由来?
汉代起源说:
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朝野,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断绝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于是将狮皮拔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舞狮从此流行。
哪些地方过年还保留着类似于舞狮舞龙等年味十足的风俗?
我们新化这里还保留有过年舞狮舞龙的风俗习惯,年味很浓。
舞狮舞龙的习俗,始于何时,已无可考。舞狮,比舞龙要相对简单。而舞龙就需要的人手很多,***至少有九拱,多的有十几拱,每一拱要一个人。舞龙时,还要有锣鼓喧天,舞龙的人根据锣鼓的节奏翻舞。
舞龙舞狮都有喜庆丰收欢乐,祈福祈愿来年平安幸福的气氛。也有驱邪赶邪,让来年安安康康,平平安安生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舞狮的习俗照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舞狮的习俗照片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9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