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送灶神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过年送灶神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快过年了,二十三祭灶都有啥习俗,准备啥祭品比较好?
小时候在爷爷跟前过年,小年的习俗还是挺有意思的,第一个就是把院里院外都收拾干净,第二个是顺着进院的路线撒一些煤灰,或是柴伙灰,再就是蒸各种好看的面食,上面点上红色的花花。。
谢谢邀请!一株吊兰仅就小时候所经历过的,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祭灶这个习俗已几近消失,农村还只是些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念叨上几句“今儿个得祭灶”。但念叨归念叨,年轻人是不搭这个茬的了!
过去,农村的灶台一般是这样的:
一边是风箱,用来给锅底下的柴火送风,另一边是锅灶。一株吊兰就是吃着这样的锅灶做的饭长大的。因为在家里最小,像烧锅这种活多是一株吊兰的。烧这种锅讲究的是左右手的配合,要一边拉风箱,一边往锅底下送柴火。左右手配合不好,不是柴火被风吹灭,就是不起火。现在想来,颇有周伯通左右互搏的韵味!可惜,那时候金庸老先生的武侠还没有进来。
大家注意到没有,这种老式锅灶的送柴口两边,我们这里叫“锅门口”。
哪,我们这里又是怎样祭灶的呢?
从腊月二十左右开始,乡间就有卖灶王爷画像的,多是民间木刻雕板印刷的,因为印刷技术问题,常常是红一块紫一块的,但大致还是下面的模样:
虽然说是拿钱买的,可是不能说是买,要说请,就是“请一张灶王爷画像”。等到腊月二十三,一大早,把灶王爷的画像粘贴在上面所说的锅门口。灶王灶王,那里才是他的岗位。天快擦黑准备做晚饭的时候,家里的大人就用筷子头沾点糖稀抹在灶王爷嘴上。民间传说,腊月二十三晚上,灶王爷要回天庭述职。老百姓为了让他多说些凡间的好话,就用糖稀抹他的嘴,意思是说嘴甜一点。
这糖稀也就是我们这里用于祭灶的祭品。
揭掉去年的灶王爷印版相,换上今年新买的那张。祖先传授灶王爷是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的神,给凡间带来的全是好处,因此腊月二十三辞灶之日必须重贴容颜,烧纸恭拜……谢谢邀请。
我是北方的,我们这边腊月二十三祭灶是这样的,早上吃过饭后,开始整理厨房和客厅,擦拭灰尘,清洁污垢等,总之要把房间厨房打扫干净,到了中午做一桌子好饭菜,把好菜放到厨房,有些家庭会专设供桌祭拜,意思是告诉灶王爷,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并做祈祷,希望来年保佑顺顺利利。
腊月廿三称为小年或小年夜,每年到了这一天大家都要送灶神,也称祭灶。由于灶神在民间信仰中和家庭密切相关,因此其信仰活动也比较“接地气”。每年腊月廿三的“祭灶”,已经变成了全家团聚的欢乐节日,既娱神,也自娱。在祭灶中,灶神为代表的神仙不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一个飘渺身影,而是与我们一同欢庆佳节、血脉相通的家人。送灶时,人们在灶五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闪备的。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表示他就不会在玉帝前说坏话了。敬神礼的背后,代表着华夏民簇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明天就是小年了,买灶糖粘灶君嘴的习俗你们那里保留着吗?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习俗中的小年,过小年祭灶是一项重要节日活动。古代农耕社会不象现在这么忙,冬天没啥农活儿,过年,就从小年祭灶这天正式开始了。
古人认为,灶王爷是唯一常年宅在家里的神,替老天爷天天盯着你的一举一动。到了小年晚上,灶王爷就要上天汇报你一年来的表现。所以,按照中原地区习俗,小年的黄昏,家家户户都要祭灶,供上好吃好喝的为灶王爷送行,求他多说好话。
祭灶的桌上摆着祭灶糖、还有花生、红枣、柿饼之类的干果。祭灶时,点烛焚香,嘴上说着求求灶王爷上天多说好话,保佑全家平安之类的话。然后揭下神像,用灶糖在其嘴上一抹,既是封嘴,也是抹蜜。最后烧掉,口呼:“送灶王爷升天。”祭灶便告结束,一家老小便可以享用祭灶糖果品了。
当然了,新的灶王爷神像早就准备好了,到大年三十晚上12点再贴上,这就是又把灶王爷请回来上班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送灶神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送灶神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9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