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记忆最深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过年记忆最深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时候关于春节你最深的习俗是什么?
以上初中之前为小时候的界点说起,春节最想参加的活动有三项,一是大拜年,一是串亲戚,一是钻戏台。
大拜年。就是本家人一起进行的全村串访拜年。热热闹闹地挤进门去,带头齐喊共“拜年”;这队走了那队见,拜年都是一串串;见面都要拱拱手,互道“发财”贺新年。小孩子不为别的,就是盼着长辈给自己上衣兜里塞上花生、瓜子、糖块,等一圈拜下来,上下四个兜兜全涨满,回家倒在小柳篮里,够自个儿偷偷吃个七八天。那时候穷啊,懂事的回到家里又放进自家果盘里待客用。印象深啊。
串亲戚。那时候交通不便。路是乡间土路,交通全凭两条腿,没有自行车,全村五六个生产队,只有六架马车,八九条牲口。交通工具少得可怜。对我们小孩来说,所有的外村亲威都像远在他乡似的,路途好遥远好遥远的。但无论是走着还是借生产队的马车,还是很盼望这一行程的。母亲蒸好一篮子馒头,带过去,我们孩子回来时,带回点压岁钱,交给大人补贴家用。这会子想起来,亲朋之间的互助友爱,交流生活状况是行程之真;表姐弟嘻戏游玩,快乐,这只是行程的表面。
钻戏台。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十六,年年村里唱大戏。戏台下,卖啥的都有,是一个搭台唱戏为主导的自由交易市场,不会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那是全村大人小孩共欢乐的时光,可惜只有十天……
你知道过年有哪些有意思的习俗?关于过年,你有哪些难忘的回忆?
在我小时候的农村,春节最热闹的莫过于置办年货,这也童年改善生活最热闹的情节,琳琅满布的春联更是春节氛围烘托,那会的农村基本上过了腊月鞭炮声就会不断。
贴春联,贴罗百钱,满村焕然一新的红灯笼与春联,整个村充满红色的喜气洋洋。
小时候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大年初一堂哥带我们一行人挨家挨户给全村人拜年,拜年也就是抓瓜子糖,小时候穷对这些都很稀奇的
过年的风俗很多。难忘的回忆就是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特别在我们那思想封建落后的农村。
印象深刻的是,80年代末,单位有一个因不生育而离婚的女同事,春节没地方去。那时的人还很封建,离婚的人象犯了大错一样,被人指指点点,包括女同事的父母都觉得丢人拉渣的。
离婚,也算出嫁了。那怎么办?那时农村生产队在村子边的地里有机井房。女同事的父母根深蒂固的老传统,当然不会让离婚的女儿在家过年。于是,在年三十早上把被褥、吃的东西放在机井房里,让女同事在机井房过年。可同事的父母又担心、掂记、放不下自已的女儿,所以晚上就一趟又一趟的到机井房外面转悠。
那时的人很傻,不知道租房子。
那时的女人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唾沫星子能淹死你。
离婚放现在不就是屁大点的事!
在东北习俗太多,得腊月初八就有年的味道。老人讲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那时很穷就指望着过年能穿上新衣裳,能吃上肉,和饺子,给老人磕头给个,压岁钱最大幸福了。
写春联,贴春联,贴福字,请财神,逛庙会,放爆竹,看春晚,吃年夜饭,守岁,拜年,扭秧歌。好多好多,但是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儿时和爸爸妈妈姐姐们一起自己用彩纸、刻刀刻挂钱,还把刻下来的碎彩纸留下来,等除夕洒在院子里,和爆竹纸一起五颜六色,院子里虽没有春夏秋的色彩,却更有另一番绚烂和温馨。
临睡前看到我的老铁,大聪明姐提出的问题必须回答完毕,才能安然入睡。
我从小到大都在南方生活,我们这里过年的风俗习惯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每家每户都习惯在大年三十晚上贴上春联,亲戚们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结婚以后,我先生老家的风俗又复杂了许多,习惯杀鸡杀鹅祭拜祖先,还要到当地的灶王开展祭拜仪式。大年初一,向长辈们拜年!大人给小孩发红包等等。
我过年最难忘的回忆就是,小时候一到过年就可以领好多红包。每年大年初一都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而且这个习惯延续到至今,这是我买新衣服的最好的借口。
还有每到大年初一的时候,只要到大街上都可以看到当地的舞龙、舞狮长龙队伍穿街走巷,热闹非凡,十分的喜庆。
你记忆中过年最好玩的习俗是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到过年的时候越爱回忆童[_a***_]候的年味道,总觉得现在虽然日子越来越好,通讯越来越发达,可是总觉得一年一年年味却越来越淡了,临近年关的时候,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是要过年了吗,怎么一年过年的意思都没有。
今天我们不讲故事,讲一讲那些已经慢慢淡忘了的那些过年的风俗吧,看看我们还能记得多少,还有多少至今还在流传。
记得小时候,过了腊八节,家家都在为过年的事情忙活起来了。最基本的就要从二十四说起。
二十四扫房子,这一天吃过早饭,就会把家里里里外外的都打扫一次,每个角落都不能放过。
然后就是除夕这天,这天吃过早饭,休息到九点半左右就要准备贴对子了,小时候我们那里的对联都是村子里的字写的好的人手写的,而作为村子里唯一的老师,我老爸在那些年里可是担起了给全村写对联的任务。对联一般要在十一点前贴完,那之后远看着小山村,那真是一片红红火火。
最好玩的事情当然还是童年时候,除夕晚上和一群小伙伴提着罐头瓶做的小灯笼在大街上嬉戏,腰中别看用自行车链条做的***,买几盒大头的火柴做***,很响,一时间仿佛杨子荣一样,一股豪气冲天,没有电视机,只能疯玩儿,但很快乐,现在的孩子生活好了,很难享受我们那肘的快乐时光了。
小时候的关于春节的美好记忆有哪些,有哪些春节的传统习俗是你很期盼的呢?
小时候经济条件有限,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了,父母无论怎样都会给我们买新衣服,平时很少吃的糖可以抓一把放兜里随便吃,瓜子也是,单位发半面袋,妈妈在炉子上炒熟,我们几个吃得舌头都起泡,主要是一年里就过年可以当饭吃,那时单位挺好,过年父母两人发的鱼最大的有差不多一米长,煮的时候得拿斧头砍成段,可惜肉煮出来油太多,有点腻。有时过年发的鱼多得拿桶装,还是现在价钱贵得吓人的五道黑,父母要上班,让我们弄,那鱼鳞不拿焦炭根本弄不掉,天又冷,屋子里又不多暖和,等弄完手都是木的。还有对虾,因为父母不会做,没觉得好吃,长大后才知道对虾是真贵,不由感叹小时候是真有口福。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可小时候过春节的感觉已经没有了,除了感慨自已又老了一岁之外,看着满桌的菜也没了小时的两眼放光、狼吞虎咽,真怀念那时候吃个韭菜鸡蛋盒子都能回味好长时间的感觉。
长大了,成熟了,虽然年味越过越淡,可是贴春联,贴福字的幸福感却是满的,活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真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记忆最深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记忆最深的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98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