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广东过年新旧习俗区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广东过年新旧习俗区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广东各地过年的习俗差别大嘛?
广东人过年的习俗是大同小异的,同的是:
一,除旧迎新
在除夕之前,都要来个"大扫除",家居、物品乃至个人,都要以崭新面貌迎接新年。
家居:把屋内屋外打扫干净,该修补的修补,该粉涮的粉刷,过年前几天,摆上新买回的鲜花、盘景,除夕当天,在门上贴上春联,挂上一些喜庆的吉祥物等。
物品:床上用品、家俬家电等等都一一清洗、擦试干净。
人:一般都在过年前几天去剪个好发型,让自己显得精神一些,而且除夕当晚要冲凉,把过去一切不好的东西全部洗除掉。换上新的或经洗干净的衣服。一般穿过的脏衣服都换下,不会穿到初一,要不然就是一件衣服穿两年了,那不是自己给自己贴上"穷"字?
除夕团圆守岁:除夕当晚,家人大团圆,大鱼大肉饱大吃一顿。等零点过后,放鞭炮喜迎新年了。
二,大年初一"一切都要好"
大年初一,这是新年的头一天,所以一切都要好,为一年开个好头,希望一年从头好到尾。
要吃斋。这是佛教传承下来的,意即不杀生,不见血,保一年平安。另外,"吃斋"与"祛灾"谐音,喻意一年无灾。
广东春节期间为什么有些地方会有年例的习俗?由来是什么?
作为粤西化州两广交界的化州人,过年例的习俗由来已久。年例年例,顾名思义,就是年年例牌都要搞一次的大型探亲访友的活动,(并有年例大过年这一说法。很多出门在外的人,如果不能回来过年,那一定要回来过年例)所谓再亲的亲戚不相互去探也不是亲戚,年例这个活动就是借此增强亲戚朋友之间的互动,让后代知道自己的根是从哪里来的。网上所谓的年例就是大吃一顿这个不是重点,当然大吃一顿是少不了的,所谓有亲戚自远方来,肯定少不了好酒好菜招待的,重点是年例这一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会来到你家探望,人来人往就像大办喜事一样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年例一般由新年初几开始,年例当天会有拜神游神歌舞团等大型活动,每一条村的年例都不同日期,有的初四,有的初五,有的初六。反正我这边是由初四开始一直到二十才基本结束年例。
关于年例这个作为粤西的传统节日(广西与广东交界处也有年例),其习俗源远流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解并加入我们年例这个节日,对推广年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一次使用头条作答,认真的我能得到你的***用吗,谢谢!)
谢谢邀请!
年例,是粤西地区的一种特色的以游神,祭祀,驱鬼等的一种传统习俗文化活动,因其正好在正月初二至二月,也给元宵节增加一个新节一一年例。
年例主要由起年例、正年例和年例尾三部分组成。起年例,是由道公佬、德高望重之人和村干部等,通过道公佬施法、念咒和拜祀请神出庙,安坐神轿,放云铳,放烟花。然后巡游村中各地。主旨是酬谢天地神灵,祖先的恩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
正年例,即是游神与摆台,是年例活动的核心项目,是各村民祭祀、祈福的重要内容。其中包含多种节目,如木偶、舞狮、粤剧、放烟花、飘色、上刀山、下火海、穿刺床等活动。伴有敲锣打鼓、吹锁呐、扛灯笼、打大伞和纸船和一大队人群,***村中各处,煞是壮观。
每到一处,道公佬都施法、画符、念咒捉拿鬼怪,放云铳,鞭炮,把它们放上纸船。而各种艺术表演,都是给神看,以讨得他们的欢喜,以祈祷这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直至游遍整个村落,进行最后的年例尾。
年例尾,星道公佬把游神在村中各处捉到的鬼怪、***,施法用咒语把它们送到纸船,点火焚烧,随船漂走,谓之"送鬼"。寓意合境平安,不会再有鬼怪,***,百姓可安心度日,最后送神进庙。
这个具有特色意义的年例,在2012年被选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品列,也太大丰富了地方文化习俗,盛况空前的神游队伍,各种特色表演,飘色使人耳目一新,兴高***烈,加之丰盛的宴席,让人喜上心头,精神焕发。由此成就了许多的事业,促成多少姻缘,增添更多更好的亲情。是一个极富有意义的年例!
广东春节习俗顺口溜?
腊月二十四,清洁房边地;
腊月二十五,扫房掸尘土;
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
腊月二十七,里外洗归一;
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
腊月二十九,脏物都搬走。
扫尘时,家家必备一把新扫把,用来打扫天花板和墙壁上的灰尘,有的地方还用“有尾蔗”(连头带梢的甘蔗)扫一下以求吉利。 在民间也有流行“年廿八,洗邋遢”的说法。
初一就话初一头,
初二又话新年头,
初三又讲穷鬼日,
初四就话男女男一日,
初五又话神下天,
初六又话结团圆,
七不去,八不归,
九九十十看打狮,
十一十二龙灯出,
索性半月正来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东过年新旧习俗区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东过年新旧习俗区别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11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