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的家乡有什么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过年的家乡有什么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春节你们家乡有什么风俗习惯,有什么趣事可以分享一下?
春节的风俗习惯虽然千差万别。但北方人的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小时候那些年。吃肉吃油都是奢侈品。只有过年才敢敞开肚子吃。那时候有一样比饺子更勾魂的东西。就是把吃剩的饺子用油煎了吃。那香味,让人能魂都随那煎饺的香气飘开来去了。有条件了在煎饺里磕个鸡蛋。呵呵。那时觉得人生美味莫过如此了。煎饺必须是肉的。破了点饺子皮。露出肉馅。让油能煎到肉馅才好。素馅的味道就稍逊一点了。直到现在仍是喜欢这口。
感谢邊请。
我们当地农村人过来是非常隆重和讲究的。大年初一早晨四点多钟就起床开始拜年,先给父母拜年问声"爸妈过年好”。然后再出门到本族辈份高的家去拜,一次类推。拜完了本族再拜本村外姓人,基本上把全村走完的一天的时间。在正月十五前,只要在路上碰到熟人都要问声好。等过了十五日这天,再碰到任何人都不能再问好了,不然人家会笑话你的。
但更奇特的是女婿给岳父岳母拜年,必须是正月初三这天,三十日到初二这几天都不行,即便是本村的也不可以,初一早晨拜年路过岳父家门口也得越们而过。这些規矩都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原因是农村过年一般都挂家谱。怕女婿看见他们家老祖宗叫什么名子,预防一后闺女和女婿打架,女婿会指名道姓的骂祖宗。虽然这是一个荒唐之事,但也是祖辈传下来的。
农村罢家谱的时间是大年三十晚上到初二早上,所以,女婿在这几天是不能进岳父家门的。
初二开始拜年,拜年有讲究,先到岳父家拜年。然后舅舅家,姑姑家拜年,姨妈家老表家。时间紧一天要拜好多亲戚家,不吃饭.坐一会又上另一家亲戚家拜年,一天下来拜6一7家,这叫拜跑跑斗。这叫过年,这才是叫过年。
说说你家乡过年都有什么特色习俗?
春节各地风俗大同小异,西安人过年也是讲究团圆,吉祥。在三十祭祖也是少不了的,摆上供品燃起腊烛点起供香,三磕头。现在程序也筒单了,但中心意思要做到。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餐桌摆八凉来喝酒,天南海北叙说家常,八热莱上桌后肥吃海喝,道不尽儿女思家情。晚辈给长辈拜年,老人给孩子们红包也叫压岁钱,春晚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修选节目,吃完饭支起麻将桌,方城大战开始,通宵达旦,也就是守夜,初一合家饺子。然后朋友圈走动拜年,現在都简单了,手机通话也就行了。走娘家,走亲戚忙碌碌地也就快到上班了。
在我的家乡伏牛山南麓的南阳,过年的习俗也是“十里不同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不能忘记祖宗,所以先说祭祖,有大年三十上坟的,也有大年初一上坟的;这两个时间里有上午之说,也有下午之说,还有傍晚上坟之说。
“三十捏鼻儿(包饺子)”,年三十是全家人团团圆圆的时候,包饺子吃饺子,一家人围座一起其乐融融,长辈的还会唠叨唠叨子孙事儿……
“初一上街忸一忸”,一般来说,这大年初一大人小孩都会穿上新衣服,以新的形象示众,“人看人”,也可能是过去穷,没钱买新衣服,只有过年了才恨恨心添件新衣服穿穿,那叫一个“leng”。
过了初一后,初二以后的几天里,那就是走亲戚访友大拜年啦。当然,走亲戚也是有“远近”的,这远近不是说距离远近,而是先直亲近亲,象媳妇回娘家、女婿去岳父岳母家等,一般都会在初二先去拜年啦。
春节这几天,打铜器、踩街等民间文化活动也是不断的,有的锣鼓队为一争高低,几个锣鼓队打着打着就比起谁的响亮丶谁的整齐鼓谱美来,美其名曰:铜器铜器,越打越气。当然,这都是很多年前的事儿了,现在再也看不到、听不到打到三更半夜了。
常言说:“三天戏五天年”,一般来说过了初五就算过完年了,初六都会借“六”顺开市大吉,要上班丶打工的也都准备踏上新的征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的家乡有什么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的家乡有什么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1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