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可以取消过年的习俗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可以取消过年的习俗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农村过年有一些繁琐的老风俗,直接取消,这种做法对吗?
关于农村过年的老风俗,是否应该直接取消的问题,晏子想先讲一段历史。
大家知道,我国是从中华民国开始提出使用公历的,以前一直使用的是农历,春节,是农历节日中最大的一个节日,也是最受重视的一个节日。民国建立,南京国民***曾试图取消春节,提出以公历的 12月31日为除夕,1月1日为新年,1月15日为元宵节,要求废除农历,农历的春节不许放假。结果,政策一出即遭到强烈反对,一些文化人士指责其摒弃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百姓也强烈进行***。结果,蒋介石当局不得不承认:“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旧历的大年还得照样过。
6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应该还记得1967年开始的“破四旧”和过“革命化”春节。从上海开始,在夺权风潮中,“什么敬神、拜年、请客、送礼、吃喝玩乐,都统统见鬼去吧!”***院顺应“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发布了春节不放***的通知。于是,全国掀起了过革命化春节的风潮,过年唱语录哥,不准放鞭炮,许多在外工作的人因为春节不放***,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是,在农村,尽管上级一再号召,春节该过还是过,只是一些过于迷信的繁文缛节慢慢取消。1***9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为什么春节不放***》《让农民过个安定年》两篇读者来信,到1980年,中国全面恢复了春节放***制度,传统春节重新回归。
从上面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风俗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人为的干扰和强压,或许能暂时让人们不遵从风俗,但是,当形势稍有变化,传统必然回归和反弹。当春节全面恢复后,在80年代初期经济还尚对落后的情况下,民间就恢复腊月忙年的传统,节间也恢复起祭祖、拜年、贴春联,燃放烟花鞭炮。时至今日,过年仍然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一个节日。
现在,很多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社会变革太快,很多人离开家乡,拥进城市,而风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四面八方的人拱同拥进城市,就使城市没有了可以共同遵从的风俗。而农村的没落,使一些地方人口稀少,只剩下老年人,再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唱大戏、扭秧歌,大祭祖,共同欢度春节了。
不过,这只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阵痛,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不会继续没落下去,随着外出人口的回归,和农村居住规模的加大,传统的节日不会消亡。诚然,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一些过于迷信的风俗会逐步消亡,比如过年期间不能喊小孩子乳名等禁忌,慢慢会自然消亡。但,不得不说,经过多少年的破旧立新,目前留存下来的春节风俗,基本上都是积极向上的,如祭祀是教导人们敬天敬祖,其他活动有的是求吉和祝福,有的是欢乐和祥和。
应该说,风俗具有很大的传承性,不会受人为干预在短期内改变,但风俗也存在演变性,在传承的过程中,随着时代发展,自动去除一些不符合时代的旧文化,而代之以符合时代的新文化。比如前几年流行的春节短信拜年,现在流行的视频拜年,这就是一种变革和进步。但是,任何人也没有能力,直接取消传统的风俗,所以,年俗不是简单就取消得了的,春节是中国人除旧布新、合家欢乐和休息调整的节日,过去如此,今天如此,以后仍然会如此。
农村过年,讲的就是有风俗,没风俗了,还过什么年。由于人们生活都提高了,再不像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了,过年吃穿用,和平时差不多。换句话说,就是“不再盼望过年吃好点穿好点”了。如果再不要那些风俗,就没意思了,还不如不过年。
比如年前的腊月吃腊八粥,扫尘,打糍粑,过小年团年,大年三十除夕的贴春联贴福,祭祖献饭,烧纸,放鞭炮,放烟花,守岁等,年后的正月初一上坟祭拜,走人户(走亲戚),元宵“送年”等,都算得上是过年的风俗。这些风俗大多有几百年,上千年,有的风俗更是有几千年了,不是取消不取消的问题。
说句实话,风俗都是人们一代一代自发约定俗成的,谈不上取消。天下朝代换了几代,人们的风俗却从未断熄,所以,除非人们自愿,还没人有资格取消几百上千年来的风俗。
近些年,倒是取消了放鞭炮和烟花,年味就淡多了。当然城市取消,也是迫于安全与环境的考虑吧,但是农村与小城镇,还是需要的。很多人认为鞭炮烟花是在污染环境,其实不放了,环境就好了?鞭炮里有硫磺,而且带来的响声,本身也有一种对空气杀毒的作用,也可以提神。再说,也不是每天这样,只在大年三十夜和正月初一。
我认为,直接取消是不对的。这些风俗之所以能,传承到如今,是经过时间考验过的。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人生经验中的精华,也是难以取消的。
关于年的风俗,以前也谈过内似的内容,这里不在重复。这里想说一说,风俗的形成也有它的积极意义和合理的一面。
比如,年前家家户户磨豆腐 ,小时候是成群结队的,生意很兴隆。现在呢?多数都倒闭了,几乎没有一家磨豆腐了,那么人们不吃豆腐吗?吃呀!吃豆腐之类的豆制品,怎么会取消呢?那时候的科学不发达,但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是对的,你继续传承下去!为什么呢?因为最新科学,也证明了豆制品,是人类最容易吸收和消化的营养品。
那么,同是豆制品,咱巢湖人也有自己的一绝!这就是在豆浆中,跳出纸一样薄的皮子,这是大补的食品,用它包肉圆子,可以说是巢湖地方[_a***_]中的一绝,换成其他地方是不可能,吃到这么有地方特色的美食的!这也是风俗中的文化,是谁也没有能力取消的!
还有腌制腊肉的习俗 ,腊肉中含有大量的盐,现代医学证明人体一天不能吃过多的盐。吃盐多了,容易得三高,那么盐腊肉的风俗会废除吗?肯定不会!只是会少盐点,少吃一点。都是自愿的,他人也无权干涉的。
那么老祖宗传下的这风俗,不是错误的?科学已经证明,多吃盐对身体有害无益。取消不是“名正言顺”吗?非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原来老祖宗传承到五千多年下来,也有它的道理的。只是被你忽略,或者被你遗忘,亦或者没有被你发现有益的一面。
我们知道老祖宗把一年分为四季也有道理的,这就是说,一年之中只有腊月天,盐的肉制品最香!这也是“天人合一”,美食中的一绝,也是科学再发达,也没法***的?这也是盐腊肉,能传承到如今,最有价值的一面。这也是中华美食中的一绝呀!你怕多吃盐,得三高,就要取消吗?不可能的!人们生活水准提高了,都在钻天觅缝寻找美食,这样独特季节特有的美食,怎么可能取消呢?
总之,我认为风俗是不会取消的,只是不好的习俗,会慢慢地被多人所摒弃的,直到后来消亡。都是自发的,也是干预不得的。但好的风俗,会与时俱进地传承下去!
其实,农村过年时的一些老风俗已经消失一些了,比如,年三十下午在在家院子里撒芝麻杆,图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吉利,现在基本没有了,主要是大家都不种芝麻了。在大门口放挡门棍,也没有了。还有一些也没有了。
但是,过年磕头拜年,供奉去世的父母,敬天地,拜神灵,新女婿初二上岳父家拜年,大家走亲串门,五更吃水饺,等等主要习俗至今没有改变。是良好的民风。维护了当地社会稳定,促进了和谐。不能完全取消。不然,就没有年味了。
东方杰士
农民回答谢邀,
农村过大年也没有什么繁琐的事情,都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风俗文化,至于繁琐都是人为的事情,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你把他办得很繁琐,就觉得繁琐,当然,我们在办事的过程中,有些风俗习惯不适应现代的生活,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改变一下是可以的,取其精华,去除糟粕,好的东西继续保留和发扬,你认为是繁琐的东西,你就修正一下,适合你的东西你就继续传承下去,但历史的事,古文化的东西最好还是保留和传承较为妥当一些,
你们那已经取消了过年放鞭炮的习俗吗?
不放哪有年味,去年禁了一段时间,***被骂的厉害,今年也没说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开心啊,老祖宗的传统怎么能禁呢,一年也就这么一天放的厉害,哪有那么大的污染,总比汽车排放好,今年我们这放的厉害,我就买了几千的烟花!真热闹!
我是农民,身在农村。我们这边还没有取消放鞭炮的习俗。只是今年家家放的鞭炮不多。原因是,前几天发生了一场火灾,五千多块钱的草料被烧,四五百平米的库房严重烧坏。造成火灾的原因就是鞭炮,为了防患于未然,人们主动的减少了燃放鞭炮,这种燃放鞭炮的习俗,也许会慢慢的取消。
疫情再持续下去,过年的走亲访友会不会自动取消了?
针对各地疫情情况,如果疫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过年时各地肯定会结合实际出台一些相关政策。作为我们就时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为打好疫情防疫这场硬仗守好规,尽好责,不添乱。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管好自己,管好家人。
我觉得如果疫情还是持续下去的话,取消走亲访友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毕竟走亲访友也不一定要过年进行,平时也是可以的,加上本来***期就不多,这样一搞,放个***没有好好休息过,一身疲惫,反而觉得放***比上班还累,本来过年就是要好好休息的,享受的日子,走亲访友就去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我是很赞成取消走亲访友一事,这样还可以大大减轻金钱上的负担,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安全第一,这样对大家都好。
这个我觉得不需要什么明文规定,都已经过了这么久,如果疫情加重,我相信大家都会自觉在家,安全第一!毕竟走亲访友,过后随时都可以,再者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可以电话、微信、***,也不是减少联系不是。
赞同楼主的观点。平时多走动走动不也是联络感情吗?干嘛非要过年走动呢!再说了疫情期间不走动对自己和他人都是有好处的,疫情期间不乱跑也是对我们平民百姓为国家做的小小的贡献了吧!
过年送红包已经越来越变味,如果取消给红包的习惯,你认为可行吗?
过年给孩子红包这件事情,,从出发点来讲,没有什么错!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前进,和变革,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给红包的钱载逐渐加码,形成了一种攀比之风!老人这辈子的人也是为了迎合自己和孙辈的孩子们的高兴,也就没有把红包的多少钱,当做一回子事!可是,老人现实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退休后,基本为自己的父母亲都付出去了。自己的儿女也到了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的时候了,因此,我说这一代人的默默付出,承上启下的作用实在是太大的负担啦!而且,还不能得道,老辈的父母亲,和自己的子女的理解和认同,还得为自己的天伦之乐,撑得起自己的脸面,哄儿女高兴而已罢了!
怎么说呢,我个人认为给小孩子发红包是种对孩子的喜爱及对孩子以后的一种祝福!过年互亲戚朋友对晚辈互发红包也算是一种往来,但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红包金额越来越大,攀比成性,特别是有的经济差异大的更显压力。所以我认为有钱的多包点,没钱的量力而为,没必要为了红包而较劲,毕竟红包只是代表你对孩子的喜爱,又不是送礼什么的。毕竟红包也是咱们中华民族传下来的一种传统,没必要废除掉,整治下还是可以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可以取消过年的习俗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可以取消过年的习俗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1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