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各地习俗研究报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过年各地习俗研究报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各个地区春节的习俗?
北京春节
除了一般年俗外,老北京过年最有特色的习俗就是庙会啦。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
重庆春节
在重庆过春节,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腊梅花。而提到年夜饭,重庆人则必须吃汤圆。汤圆数量也有许多讲究。正在读书的吃三粒,意思是三步登科。上班族一般吃四粒,意思是四季平安。重庆人大年初一不出门,守在家里。而且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初二开始拜年,当地人称为“走人户”,意思就是到亲朋好友家里拜访。初二之后吃“转转饭”,就是亲戚之间轮流吃饭。饭后大家一边打牌,一边聊天。
内蒙古春节
1、广东
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三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潮汕地区春节会吃菜粿、腐圆、酵包、管煎、五果汤,寓意“生活甜美,源远流长”。初四夜里,家家要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叫做“等神水”。
2、广西
按壮家独特的春节习俗,要进行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狮、舞鸡、舞春牛等活动。
1、老北京的春节庙会
春节,俗称过年。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
2、东北年俗
东北人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就特别多。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过年各地的风俗习惯差异大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中国大江南北,地大物博,各地的风俗不同,风土人情各异,过年的习俗当然大不相同。
我就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说。我出生在皖南一个小镇。曾记得小时候,过年的年味不是从腊八开始,而是从腊月二十四才开始,一般这天叫扫尘日(又叫送灶王爷),我从七八岁起就在这天跟母亲一起拿着大扫把家里从里到外的挥扫,还依稀记得尘土飞扬的阳光下母亲慈爱的笑容。
第二日腊月二十五就开始炸各种各样的年味小吃,有爆米花,炒冻米,红薯干……现在想想,还流口水 。
第三日腊月二十六覆年猪,或鸡鸭等,我一直不懂为什么不说杀猪,为啥叫覆,小时候还问过母亲,只记得大人说你长大就知道了,可我长大了还是不懂啊。
第四日腊月二十七是过小年,这天也是在外求学或讨生活人的归家日。一般这日老早我就坐在院门口等着在外地上学的哥哥,因为哥哥到家后晚餐会异常丰盛。
第五日腊月二十八要上山去祭祖,父亲带着我先从爷爷奶奶的墓,到二爷爷二奶奶,姑爷爷姑奶奶,到二大爷等的墓,我们这边一个家族的墓地基本都在一起,一祭拜的时候都是只要是亲人的坟墓都祭拜。
到第六日腊月二十九就开始煮大块大块的肉,也不知道用什么佐料,煮好后满屋的香味,用大盆盛着。
第七日腊月三十就欢欢喜喜过大年啦,对了,我家的年夜菜每样都得是双份,一个桌子根本摆不开,都摞得高高的。小时候也纳闷为什么烧这么多菜,到第二天不就成剩菜了吗?后来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这大年初一不能炒菜,喻意炒同吵,不吉利吧。吃完年夜饭***来了,发红包,用红纸包着,无论多少都特别喜庆,一般红包在我身上也只能呆一晚,无论我藏哪,第二天醒来红包都在我妈手里,美其名曰帮我保管着。拿过红包,大人守夜,我们小孩或者几个要好的朋友就到处乱窜,放烟花放鞭炮捉弄人,一直玩累了才回家倒头就睡。第二天醒来,好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各地习俗研究报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各地习俗研究报告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11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