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北唐山的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河北唐山的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山过年习俗?
1、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
2、腊月二十四,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彻底打扫室内,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3、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4、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称为“年肉”。
5、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集中***购,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香烛、牛羊肉、各种玩具礼品等。
6、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了。
7、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
8、大年三十,除夕守岁。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唐山过年时的风俗习惯?
我们唐山过年的风俗习惯是,从腊月二十三就进入了过年模式了:吃饺子和祭灶王爷,用糖瓜抹灶王爷的嘴,让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接着就紧锣密鼓地扫房、准备年货、收拾鸡鸭鱼肉装盘装碗备用、二十八九炸年货例如:炸糕炸饼炸丸子炸排叉。大年三十中午一家团团圆圆吃大餐,晚上吃饺子,然后守夜。大年初一农村的传统习俗是都不出村拜年,而是年轻人成群结队地给村里的长辈挨家挨户地拜年。过了初一就都走亲访友,给亲戚们拜年。
河北省唐山市在过年的时候都有什么特别的传统习俗吗?
唐山人过年,还是喜欢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过年,放鞭炮有年味。一家人在一起看春晚一起包饺子,正月里喜欢看热闹,逛庙会烧香拜佛还愿,看扭秧歌,逛灯展。走亲戚访友挺有一凡春节气氛。唐山还是保持这样的风俗习惯!
漂泊他乡20多年了,但唐山的过年情景仍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那时穷,啥都缺,啥都好,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丫头爱要漂亮的花衣服,男孩总是成群结队,口袋里装着小鞭,在村子胡同里窜来窜去,手捏着炮点着,一定要看着捻子快着完了,才撇出去,听的一声脆响,火药味窜到鼻子里,真好闻。也常有钻天猴,二踢脚是重火力,带着不方便。礼花是奢侈品,不多。一定要玩到肚子饿,或听到妈妈扯着嗓子,满村子喊着小名儿的时候,才回。爸爸妈妈们就辛苦了,腊月里忙不停的准备吃的,煮大肉,熬懒豆腐,炸丸子,炸格这,经常要熬到大半夜。除夕吃饺子,守夜,初一拜大年,初二回娘家,可以要压岁钱,可以吃上肉,大人也不骂了,平时少见的表兄弟们打闹玩牌,冷了就钻到大炕上的被子里,和表姐妹暖和着,运气好的话,还能摸到小表姐的手,感觉麻酥酥的好得劲,好***,就这样一直热闹到十五元宵闹花灯。最热闹的是扭大秧歌的,老远就能听见锣鼓家伙,看见一溜子花伞,挤上去一看,多半先会看到白花花的一张大脸,嘴唇上点着黑痦子,这是媒婆,手拿大烟袋,扭来扭去,就显得她最浪,把旁边的小媳妇和撑旱船的都显不出了。还有闹花灯也不是年年能闹,都是盛大活动,街上人挤***挨人,孩子骑到男人脖子上,女人拉着男人胳膊,仰着头看美丽高雅的八角宫灯,喂喂叫着的抓小偷灯(公安局做的),嫦娥奔月灯,气派威风的长长的龙灯,慢慢挤过一条街,就晚上8点多了,开始活蹦乱跳的孩子孩子趴到大人肩上睡着了,大人也尽兴准备回家了,路远的骑上永久28自行车,路近的就往回走,慢慢的人散去。秧歌、灯会散场,拥挤的街道一下变得宽敞而萧条,尽头是一家三口,儿子伏在车头睡着,父亲推着自行车,还在为身后的妻子挡住寒风,他们的背影拖的很长。留下昏黄的路灯在寒风中摇曳,照着当年的一家,照着00年后的油腻中年男。童年的回忆,是老天爷赏的一颗糖,受伤时含上就不痛了,孤独时舔舔就不流眼泪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北唐山的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北唐山的过年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01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