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常熟过年有什么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常熟过年有什么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常熟有哪些风俗习惯?
包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现在的孩子对端午最深的印象应该就是吃粽子了,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草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扎成一个个三角形,根据内瓤给粽子命名,有沾着白糖吃的甜粽,也有馅料丰富的咸肉粽。
常熟端午节的风俗?
.
包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现在的孩子对端午最深的印象应该就是吃粽子了,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草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扎成一个个三角形,根据内瓤给粽子命名,有沾着白糖吃的甜粽,也有馅料丰富的咸肉粽。
2.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常熟风俗故事?
白茆山歌是白茆塘流域的常熟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常熟人民智慧的结晶。
传说汉代张良曾来白茆传授山歌,至今白茆山歌中还有“张良就是唱歌郎,坐着风筝教思乡”的唱词。
白茆山歌突出表现了白茆人民的思想情感。可以说每一首山歌都是情真意切的。白茆山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白茆山歌的语言朴素、清新、自然、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白茆山歌不仅流传于民间,而且也影响到文坛,使历代许多文人学者为之倾倒。白茆山歌的表现手法丰富多***,譬如比、兴、赋的运用。白茆山歌曲调优美,有大山歌、小山歌、四句头、吭吭调、打夯调春调、邀调、划龙船调、搭凉棚调等几十中山歌调。
白茆山歌名副其实是我国民间文艺的一朵奇葩,长期以来,常熟人民为这个一土生土长的民间文艺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使白茆山歌至今仍保护得比较完整。
白茆山歌举世瞩目,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和研究所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国立博物馆、欧亚等地的民俗民间文艺研究学者均专程赴白茆实地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1995年白茆建成了全国第一家山歌展览馆,并向社会开放。1998年“白茆山歌发展研究会”成立,标志着白茆山歌的研究走上了有序、规范的道路。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白茆为“中国民间文艺之乡”。“慷慨吐清音,明转出自然”的白茆山歌会越唱越动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常熟过年有什么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常熟过年有什么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01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