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北农村过年习俗视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东北农村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过年了,还记得北方农村拜年的习俗吗?穿新衣放鞭炮给长辈拜年?
记得,除夕夜年轻人聚到某一家议好程序备几挂鞭炮。大年初一清晨,穿戴好服装按约定时间地点到一块,就依序拜年了。首先要去的是庄上辈分最大且岁数最大的祖辈、父辈、平辈长者依次。见祖辈行盍头礼、见父辈行鞠躬礼、见平辈长者行欠身握手礼。
东北春节的习俗和传说?
东北春节的习俗与传说丰富多彩。人们通常会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吃饺子,这些习俗旨在驱邪祛病、祈求平安。还有元宵节时的猜灯谜和赏花灯等活动。
在传说方面,有“年”为兽的传说,大年初一要放鞭炮驱赶年兽;还有“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在中秋节时会赏月吃月饼,祈求团圆和幸福。这些习俗和传说代表了东北人民的文化和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
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求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取代。),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祥的事都破损,有驱灾避邪之意。
2、年夜饭后吃冻梨
由于东北天气严寒,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相识,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间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由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适口,果汁富足。
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东北过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杀年猪
在东北农村,一般过了腊八之后,人们便开始杀猪宰鸡。在腊月某一天,请村子里的邻居熟人,一早将猪杀好,将猪肉切成块,直接放于房梁外冷冻,冷冻好后放在大缸中或仓房里以备节日期间用。杀猪当天都要用酸菜和骨头肉、肥肉、血肠放在大锅里炖,这便是人们常说的 “杀猪菜”。杀猪菜不怎么讲究什么配料、调料,只是把刚杀好的猪肉斩成大块放进锅里,加入水,放上盐,然后边煮边往里面切酸菜,等到肉烂菜熟后,再把灌好的血肠倒进锅内煮熟。上菜时,一盆肉,一盆酸菜,一盘血肠,一份蒜酱,大份的端上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胜热闹。
临近三十前,还要杀一只红毛大公鸡,留在年三十炖着吃,寓意“***当头”。
扫棚
进入腊月二十三之后,各家各户都要打扫卫生。家庭主妇们通常先把屋里的家具用被单等遮盖起来,用头巾或毛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完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中国民间称之为“扫尘”、“掸尘”。因为有民谚说:“腊月不扫尘,来年招瘟神。”民俗专家表示,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
赶年集,办年货
过年之前要作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日“年货”。过年之前***购工作称为“办年货”。
年货一般包括鞭炮、对子(春联)、灯笼、冻梨、冻柿子等。家里有小孩的还要给小孩买件新衣服,这是规矩。在农村置办年货多选择赶集,年集是一年中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在大集上要把香蜡、纸码、鞭炮、年画、红纸、白糖、烟茶、糖果、佐料等买回家。
蒸馒头
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北农村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北农村过年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00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