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村过年习俗和表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农村过年习俗和表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在农村过年各地风俗是什么,有哪些风俗消失了?
感谢邀请!我是萧二郎!在咱们中华大地,过年是传统节日。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每个地方都有着不一样的风俗。记得在孩时,穿新衣、放鞭炮、耍龙灯、吃年糕、踩高跷在过年的时候都是必须的。小时候就盼着过年,可以穿的新衣服肆无忌惮的放着鞭炮,约着小伙伴一起踩着高跷去看龙灯,顺便去谁家吃块蘸着糖的年糕。现在不一样了,新衣服还是有的,只是现在条件好了,随时都可以买着穿,没有以前的那种期盼;龙灯也是不会少,毕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要传承的;鞭炮也还是可以燃放的,只是家长们管得多了,这个地方不能放,那个地方不安全,完全没有小时候的味道;年糕——这个还得细细的说,小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做年糕,这是必不可少的。几户人家约好时间,提前一天将糯米用水泡着,等到第二天将米淘洗干净放入木桶中,然后架上大锅蒸熟。待糯米饭熟了就开始体力劳动了。主家将刚出锅的糯米饭放入木臼中,两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手握长锤轮番捶打,直至完全看不到米饭,变成了一团热乎乎的年糕,而后几个女人熟练的将其揉成几十个似桔子大小的圆团,均匀的放在一块案板上。等到全部揉完盖上另一块案板,就该小伙伴们上场了。小伙伴们争吵着跳上案板,在上面蹦跳已便将圆团压成扁而圆的糕块,大家好不热闹!现在都商业化没人做年糕了,大家都是在市场上买上几斤做个寓意。高跷更是没有了,只是我还念想着孩时的样子,给孩子们做上一副高跷,让他们在自家院子里玩一会。孩子们也不大喜欢,玩不了一会就去看电视玩手机了。
小时候过年,期待着新衣服,买好新衣服还舍不得的穿,每天看一次,一定等到大年三十当天才穿,总有一种对春节的期盼,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拿。吃完年夜饭最期待放花炮。然后一群小孩在一起各种玩耍。现在过年,没有一点期盼,新衣服随时都在穿,花炮随时可以放,压岁钱随时可以要,再也没有当年那个感觉,吃完年夜饭只能睡觉了。
襄阳农村过年有什么特色习俗?
襄阳很多地方的过年习俗不一样,在这里我说下襄东农村地区的。像办年货呀,拜年呀,贴对联呀,吃团年饭呀,走亲戚呀这些全国很普遍的习俗就不说了,只说说有特色的。
1.过小年。襄阳人过小年是腊月二十三,湖北其它地方大多是腊月二十四,时间上有差异,算是特色。过小年这天要拜灶王爷,上供品要搞大扫除。
2.三十那天要上坟祭祖。就算那天下暴雪也必须去,给逝去的亲人烧点纸钱,在下面也过个好年。
3.打卡五星。三十吃完团年饭开始打,能打到过完年,男女老少皆上。不知道这算不算习俗,但目前农村过年大部分时间就是在***桌上过的,就连春晚也很少有人看。
4.接天星。这才是最热闹的,除夕晚上11点开始放炮放礼花,能放到初一凌晨1点左右。农村不禁鞭啊,可以大放特放,除夕之夜,万炮齐发,星空璀璨,好看的不得了,放完之后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硝烟味。我最喜欢的就是接天星,除夕那天我们家会放一麻木车的炮。
5,初一早晨要吃元宝,其实就是饺子,襄阳的饺子是元宝状的。初一要吃赚头(猪舌头),襄阳人把猪舍头叫赚头,代表今年有钱赚,千万别说舌头,这个襄阳人都懂的。
6,初一要上香上供品烧纸祭玉皇,观音,真武等神仙。有很多农村家里都有神仙的雕像,有的还开过光的,过年都要供奉的。
7,这个我记不太清,好像是初一,打扫卫生的垃圾不能扫出家外,要堆在院子里。
就写这么多吧,其实现在农村过年习俗好多都简化了,一时也想不起来。当然襄阳不同地方农村的风俗也有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丈人是南漳的,他们那边过年,拜年进门前要先放炮,主人家听到炮响才出来迎客,我们这边拜年就不用放炮。
欢迎大家继续补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村过年习俗和表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村过年习俗和表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0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