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芦溪镇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芦溪镇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江西春节习俗?
春节俗称“过年”,是一年当中都隆重的节日,也是我国传统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旧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江西,春节活动跨度很长,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小年”到次年正月十五“元霄”,这段时间统称为“过年”。
江西人过年的风俗?
江西人的跳傩习俗
时间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初一叫“起傩”,十六叫“搜傩”。“起傩”之后,傩班开始四处巡回,十六日回村“搜傩”。年初一的时候家里不能扫地,不能洗澡等,寓意是会把一些吉祥和开年的好兆头,好气象扫去。
因为都是汉族,所以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习俗,就是吃年夜饭,出了正月之后才可以理头发,不可以用剪刀,还有小孩子最喜欢的压岁钱,在大年三十里一定要洗这一次 寓意是把一年的倒霉事一洗而尽。还有起五更,主要也看人家了,每家人的思想不一样,遵守的习俗就不一样了。
拓展资料:
江西,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赣(gàn),别称赣鄱大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江西省地处北纬24°29′14″至30°04′41″,东经113°34′36″至118°28′58″之间,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属于华东地区。
江西省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地级市、100个县(市、区),省会为南昌,主要城市为九江、赣州、新余、上饶等。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江西处北回归线附近,全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江西粮食作物以稻子为主,次为小麦。还盛产油菜、油茶、茶叶、黄麻、苎麻和柑橘。茶叶多产于北部山地,"宁红"、"婺绿"均为茶中名产。主要工业为有色冶金、煤炭、钢铁、机械制造、化肥等。景德镇的瓷器工艺历史悠久,产品驰名中外。
江西过年的习俗?
1.大年三十打扫卫生、洗头洗澡,寓意把年前的烦恼事、倒霉事一扫而光。
2.倒贴福字。
3.贴春联。
4.年夜饭。
5.压岁钱。
6.南昌地区正月初一“吃年斋”“换茶” 。
7.抚州地区有“掸青”“跳傩舞”“唱孟戏的习俗。
8.正月十五吃汤圆
江西的过年习俗有送灶神、辞岁、贴春联、吃团圆饭、开财门、拜年、上七大似年、元宵节、看花灯。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江西过年正月初一 称“春节”,俗称“过年”。凌晨家家户户鸣放烟花爆竹来接年,祭祖完毕,晚辈向长辈拜年。
一、新春扫“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代,我国就已经有春节扫尘的习俗。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就赋予了新的含义,有“除陈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
二、贴对联
小时候后,春节的前一天,我们就会踩着凳子,拿着糨糊和刷子,往门上贴对联,然后让下面的大人看看贴的是否端正。有的还横批,贴于门楣的横头上,对联贴在门的左右两边。还有的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福字,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还有人会把绘有门神的画帖贴在门板上,祈求一年平安无事,增添节日喜乐气氛。
三、祭祖、祭神
每次过年,父亲总会带着我去村子里的庙里祭拜,然后回到家里,先是厨房,然后祭拜完就是大门口,为的是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平安安等等。在我们老家都是每天中午吃饭之前,各家各户派个代表,端上食物、供品去祠堂祭奠先祖,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祠堂才会关门。
四、吃水饺、吃汤圆
在[_a***_]节时,母亲总会在晚上叫我们早一点回去吃汤圆,家里人总会聚在一起,一起吃母亲包好的汤圆,因为汤圆代表的是亲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开开心心。
五、守岁、发压岁钱
在除夕夜晚守岁,邻居朋友会聚在一起,或者一家人在一起,一起打牌,一起看春节晚会,大家终日不眠,一起等待天明,迎接新年的到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芦溪镇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芦溪镇过年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fmw.com/post/100232.html